捷運上的心理學

捷運上的心理學

說真的,我還挺喜歡搭捷運的。

說到通勤大家想必都經驗豐富。我念幼稚園時是搭娃娃車,小學時走路,國中搭公車,高中改騎腳踏車,大學和研究所騎機車,當兵坐悍馬車。進入社會後,一度曾經開車上班,但最有趣的通勤方式則非捷運莫屬!想想看,各種年齡、性別、國籍、背景的人通通塞進一條大管子裡,門一開,有人離開,但有更多人擠進來,各種年齡、性別、國籍、背景的人都有。光是觀察箇中的互動與神情(偶爾還有些莫名其妙的行為),就是種非常具有哲學成分的消遣,看著看著目的地也到了!

最近剛好在書上看到兩則和捷運有點關連的心理分析,覺得挺有意思。下次你搭捷運時也可以觀察看看。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尖峰時刻捷運車廂裡擠滿了人,月台上更是大排長龍。我在車廂裡準備要下車,門一開,月台上排第一個的乘客理應側身讓車內的人先下才對,但他卻沒有,大喇喇地擋住通道,害得我得硬擠(或被後面的人潮推擠)才能「突圍」離開車廂。奇怪的是,這種人也並沒有無禮地直接衝進車廂,但他就是擋住門口不讓。我覺得這種人真是笨透了,你不讓裡面的人先出來,你自己也無法進車廂不是嗎?把我擋住對你有什麼好處?

在「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這本書裡,剛好有位讀者也問了經濟學家一模一樣的問題:為什麼會有「地鐵擋門者」這種行為?出乎意料的,經濟學家說,這種擋門的行為或許無禮,但動機卻是可以理解的!擋門者的目標,其實並不是要擋住車廂裡要下車的人(這對他自己沒好處),他關注的重點是同樣在月台上排在他後面的「競爭者」,競爭什麼呢?當然是車廂上的空位(或是理想站位)。擋門者在意的不是上下車的效率,而是要確保自己是第一個上車的,這樣才能提高搶到座位的機會。

這讓我想起一則海尼根的廣告。派對上一群帥哥拼命向一個胖胖女獻殷勤,每個男生都想邀她跳舞,胖胖女受寵若驚笑得合不攏嘴,旁邊幾個乏人問津的金髮辣妹既不爽又不解。結果鏡頭一帶,才發現原來是胖妹的屁股坐在放啤酒的冰桶上。

所以這告訴我們,職場也好,日常生活也罷,當有人阻礙你,找你麻煩的時候,先別急著把對方當敵人,想想這討厭鬼「心理想要的是什麼」,很多時候,他根本不是衝著你來的,與其和對方開戰,還不如想想有沒有雙贏或避開的方法(好比不要當第一個下車的人)。換個角度想,當有人對你大獻殷勤、百般討好時,也別得意忘形。說不定你的屁股也正坐在某個「啤酒桶」上,只要你一離開,灰姑娘也就打回原形了。

另一個和捷運有關的idea,是我在一本叫做「別找代罪羔羊」的書中看到的。談的是更深層的人性議題:自欺困境(Self-deception)

想像一下,在捷運車廂裡位子都坐滿了,但仍不斷有人上車,而你正坐在位子上。你逛街逛了一整天,走了很多路,加上新買的鞋子磨腳磨得厲害,所以你私心地希望可以坐著不動一路到家,可惜你好手好腳,既沒懷孕,年紀也輕,你知道讓座是「應該的」。人性在此面臨了兩難:當真正出現需要座位的人,你讓或不讓?

事實上,以上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捷運車廂裡上演。如果你選擇讓座,當你用眼光掃描周遭時,車上每位站著的乘客,都將成為你的「潛在受益者」,而「積極尋求提供協助的機會」會是你現在的心境。相反地,如果你選擇不讓座,和願意讓座的人一樣,你多半也會認真地掃描周遭的人(邊裝睡邊用眼角餘光),但不同的是,所有站著的乘客都成為你的「潛在威脅者」,你可能會擔心有人要你讓座,或是對你投以「責備的眼神攻擊」,這時候「啟動防衛以抵擋可能的攻擊」成為你現在的心境,你正深陷戰場之中。等一下,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心境是從哪裡開始分歧的?哲學家的說法是,讓座者與不讓座者的最大差異,在於前者的行為符合自己的心理偏好(即讓座),而後者則是違背自己的心理偏好,進而陷入了所謂的「自欺困境」(Self-deception Dilemma)當中。

這個分析還挺有意思的,請注意喔,這裡並不是倡導「讓座是一種美德」,我們談的是一個人的行為有沒有遵循自身的心理偏好的重要性。如果一個人「背叛自己」的內心意志,就必然會陷入自欺困境,陷入自欺困境後,周遭原本「中性」的人事物便極有可能成為種種威脅、麻煩、與障礙。

我記得小時候,放學常去學校附近買好吃的雞蛋糕。下午四點左右一堆小學生圍著小小的攤位搶購,才剛烤好的蛋糕往往立刻就被搶光,老闆對這混亂也習以為常,至於我不但搶不到而且常被擠到後頭去。有次一個同學看不下去便慫恿我說:你看,大家都用搶的,你也趕快擠到前面不然根本買不到啦!我當時一方面心急,一方面也很嘔,不知怎地突然使盡全力硬擠到老闆前面大喊:「我~要~雞~蛋~糕!」,結果從不維持秩序的老闆居然狠狠瞪我一眼說:「小朋友,請排隊好嗎!」。怪怪,都過了三十年我對當時的難堪還歷歷在目,當下我就上了一課:人還是要做自己啊!別人能做的不代表你也能。

回到讓座的案例,除非你是個「自我感覺超級良好」的人,打從心裡不覺得有必要讓座或是排隊,那確實是沒有「陷入自欺」的風險,否則,你就該衡量一下那個價值高,是「順從自己的心理偏好」,還是「一邊安坐一邊對抗周圍的威脅」?你知道的,這無關道德,而且我說的也不僅是讓座而已。

【活動介紹】

大人學:A101職場人際關係與優勢策略工作坊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