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不安全感」 (二)

再論「不安全感」 (二)

上篇論不安全感 (一)最後提到,安全感是自身問題的一種情緒困擾,越往外求取解答,就越可能讓不安增加。 換言之,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必須切入到自我內心的思維中,並透過自己的力量來加以調整。

但所謂「自我內心的思維」到底是甚麼東西呢? 這篇就打算來探索一下這部分的心理根源。


記得自己學生時代,「曾經」是一個非常非常愛惜物品的人。 比方說買了一套遊戲、一本書、或是一本雜誌,我會很小心的拆開包裝模、或是打開紙盒,確保不留下任何摺痕甚至指甲刮痕。 光碟、配件、或甚至是隨附的廣告頁,我會小心保存,並放在原本買來的盒子中。 可以的話,連外包裝的膠模都盡量保持完整性,而非東西一拿到就胡亂的把包裝撕爛。

可是呢,現在的我,相對是不太在意這些事情了。 有時候遊戲買來,外盒根本就拆壞了。 CD跟一堆燒錄片混在一起,甚至刮傷了我也不太以為意。 雜誌常常翻的邊都折起來了,過個半年一年就直接整批拿去回收。 很多買來的書本一直就堆著放在角落,也沒再有心力去把它包起來或是排了放好。 昂貴的遊戲機、手機、或iPad這類3C產品,雖然不會刻意去破壞,但我也不像以前這樣在意刮痕或是髒汙了。

我試著去探詢這種心情變化的原因,我得到這樣的結論:小時候會這麼疼惜物品,在於當時自己是靠零用錢過活,沒辦法愛買甚麼就買甚麼。 加上有段時間曾住在溫哥華,光想買本中文的「軟體世界」雜誌,都得搭兩個小時的公車,才能從住家坐到China Town。 那時期,一本中文雜誌可以反覆的看好久,連每篇廣告都看得津津有味的。

在那樣的狀態下,每樣買來的雜誌、遊戲、或是遊戲機,主觀的「效用價值」其實是非常之高。 再加上因為沒有足夠的經濟力量,擁有物損壞或遺失所造成的傷害痛苦值也是相對的高。 造成對每一樣東西都倍加愛護,而深恐任何的損壞造成的痛苦提升。

到了現在,雖然離大富大貴還有著遙遠的距離,但畢竟經濟獨立下,閒暇是可以有些零花錢買買雜誌、遊戲、書籍。 就算偶爾想買個稍貴的3C產品也還不至於會因此就沒飯吃。 此外,現在自己的人生目標也跟學生時代大不一樣了。 有更多可追尋並希望達成的事情。 一旦這類事物在生活中佔的重要性降低,自然也就能更輕鬆的看待。


看到我寫這整段,可能有人在猜我是否要把「可替換性」或是「人生比重」這類因素與不安全感連結在一起。


雖然這兩點是部分因素,但我也要在此強調,千萬不能把這兩點當成所有的原因。 尤其若把同樣的情節套用在別的領域時,會發現這概念很難類比與延伸。 以珍藏物品這件事情來看:物品畢竟是可被重複購置的。 當購買力上升,且自己也經濟自主時,物件的可替換性幾乎可以說是無限的(若不考慮停產這樣的問題)。 此外,物品的重視程度也會隨著興趣與人生階段的變動而轉移。 某些東西在興頭一過後,似乎也就相對不重要了。

可是,這很難完全類比在愛情上。 因為愛情畢竟跟錢的購買力無關,你也往往無法靠經濟獨立來獲取真愛。 再者,就算有很多人喜歡自己,這也不表示可替代性增加。 畢竟自己最喜歡的那個,終究還是獨一無二的。 所以呢,在愛情中,若以「擁有權失去」的觀點而言,一旦發生失戀,對任何人而言損失的效用應該都是相同且嚴重的。

至於興趣轉移雖是可以套用在愛情上,但我現在不打算先談這麼有爭議的話題,我打算把這議題留到稍後面,等到後面探討到「好的愛情VS壞的愛情」的部分,再回頭來討論「興趣轉移」這件事情的背景、以及到底對於我們的決策、心理狀態、還有安全感的部分會產生甚麼樣的連帶影響。

 

雖然愛情具備獨一無二的特性(最少身處當時,人們會這樣想)。 愛情上損失的效用雖然也類似(大部分人都曾經經歷過失戀的痛苦),但並非所有曾經失戀過的人,就一定會在他們下一次戀愛時產生高度不安全感這種情緒壓迫。 應該這樣講:或許每個人都會在某些時間對於關係存疑,或是有些不安穩的顧慮,但嚴重度絕對是有差異的。 有人是偶爾憂慮一下;但同樣的,有人則是時時刻刻都覺得害怕失去。

那造成這差異的關鍵是甚麼?

背後有好幾個答案,但我認為最關鍵的答案是這個:「資格的認定」。
這看似應該是一個奇怪的字眼,所以我可能又得花些時間來解釋。

先直接講定義吧:我目前的感覺是這樣「安全感的匱乏,往往出自於我們在意識(或潛意識)裡頭,覺得自己目前尚不夠格得到某些東西」。 這東西可能是物理性的東西;但也可能是一段關係、一個職位、或是一個頭銜。

當我們覺得自己不夠格時,我們會過度、「且謬誤的」提高那東西的主觀價值與效用。 並會產生一種錯覺「我只是狗屎運,或是很勉強的才得到這東西。 如果我沒有持有好並小心保護,萬一有所損傷,我將再也無法得到另一個類似的東西了。」


以我少年的回憶來看。 因為沒有收入,又把錢都投入在無法自在購買的東西上,我自然會給予這些物件較高的價值認定。 而取得的難易度,又加深了我會謬誤的對於這些物品給予高估的評價。 最後,因為這樣的評價而寶貝異常,並害怕損害與失去。

從這角度來看,一切就很清晰了。 愛情中的狀況則會是這樣子:當我們跟某個人交往時,我們也會不由自主的拿自己跟對方在心裡做一個評判。 這評判可以出於意識,也可能出於無意識。 但我們會得出一個無法量化但卻確實存在的高低差異。 當雙方差異很大時,處在劣勢的那一方很難避免不去思考,如:「啊~ 像林志玲一樣的她怎麼會愛我呢? 看看自己吧! 不富有、不帥、身材不健美、不特別聰明、又有一堆壞習慣、也沒甚麼才能。 一定是老天在哪裡弄錯了吧?」

換言之,人會一方面自卑於自己的落差,一方面又「竊喜於」自己的超額獲得。 但下一分鐘,也因為「自覺得到了某種自己似乎不應得的東西,而開始恐懼喪失」,並懷疑所有可能造成愛情支配權力喪失的各類可能性。

人可能這麼想:「既然她這麼棒,追的人一定很多。 那個住隔壁的Joe每天打招呼很可疑。 每天來送報紙的對她笑這麼慇懃也很怪。 菜場的豬肉榮也一定不安好心。」 這時候,走在路上覺得周圍男人眼光都不正,帶去見朋友也覺得人人都有企圖心。


職場中的安全感也帶有類似的味道。 你不會在目前的位置上突然產生不安全感。 不安全感的出現都是有其成因的。 比方說公司開始導入你不擅長的新技術,同一職位出現一個更強的新人,或是當自己突然高升到某個自己從未扮演過的新位置時。 這時候,我們才會開始擔心「會否有人」將取而代之。 而這擔心背後的起點,都出自於自我懷疑:「懷疑自己在別人的眼光是否等值於這角色。 越是自己覺得別人有更高的標準且自己不夠那標準時,那不安全感就將越強烈。」

在此狀況下,會突然覺得周圍人似乎都以某種不以為然的表情在跟你應對。 開會時他人提出質疑,你覺得那是針對你能力的人身攻擊。 同仁聚會不找你,你懷疑是排擠。 大家一個眼神一個竊竊私語,你都擔心那是在說壞話。

因為擔心,所有大事小事都被當成自我佐證的間接證據。 而當事人則會想獲得更多的資料(來自我佐證)與更努力的讓自己去控制環境。 首先,當事人會擔心「不夠格」這件事情被人發現,於是以更強力的攻擊來面對別人的質疑。 再來,他會盡一切力量想去證明別人果然是這樣看待自己(雖然內心其實只是希望找出別人沒有這般看待自己;這就如同有高度不安全感的人,會在愛情中努力找尋對方沒有背叛的蛛絲馬跡)。 並以更周延的控制來確保沒人偷偷摸摸的做甚麼事情,也希望透過這樣的方法檢視,讓自己能不斷說服自己一切都沒事。 但就結果論而言,這只會創造出絕大的壓力、反彈力、以及敵意。 最後反而因為這總總的控制手段「官逼民反」。 換言之,雖然一開始他人未必有敵意,但在反覆驗證下,敵意卻因此產生。

這大概是職場控制慾背後的理由與原因。 而這總總不安全感的起點則是「覺得自己高攀了某個自己尚不夠格的東西」。 擔心別人發現,擔心別人搶奪,也擔心那東西自己跑掉。 於是花費很大的心力與能量想掩蓋或是控制,以便這持有的權力能長期延伸。


換言之,無論是在愛情、在職場、在任何領域,生氣、猜疑、控制慾、要求別人提供更多的承諾與行為表現,都只是反映這種害怕與恐懼。


但從我的觀察而言,這類控制機制「從來就沒有用」,反而最後只是讓控制機制控制住了我們。 以我小時候的經驗而言,過度保護東西,那其實只是讓我把保護東西看的比享受當下來的更重要。 類似行為也反應在很多人的愛情關係以及職場關係中。

不安全感重的人,在愛情中努力要對方提供更多,也努力要在過程中證明對方沒有愛其他人。 但這讓自己反而無法坦然的享受愛情的過程,而只是努力的防範未燃。 職場不安全感也以類似的形式發作。 它讓身處其中的人,沒辦法真正以此職位的權限發揮一些功效,甚至以此當踏板來做事,並追求更大的舞台。 而會不斷擔心這位置的喪失,而把保留這位置當成唯一最重要的事情。 最後或許哪天真正穩穩的待著了,但往往也損失了後面很多更大的機會。

 

可是「不夠格這件事情」又有甚麼能對抗的方法呢?

這就得分成兩個角度來談

- 一個是實際的不夠格
- 一個是自卑感創造的不夠格

(待續)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