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面對顧問,你該問些甚麼?

到底該如何選擇適合的管理顧問? 最近連續兩天被不同的人問到這個問題。幾年工作下來,參與了台灣和美國大大小小不同產業的專案管理顧問案,有時扮演客戶,有時自己就是顧問,是累積了一些心得,但千頭萬緒,不知從何下筆,還多虧這兩位朋友問起,讓我在回答的過程中,順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才寫得出這篇文章。

專案管理軟體系統(PMIS)的角色

前陣子Joe發表一篇專案管理系統的文章:關於專案管理工具(PMIS)(一)三大類型,裡面有很完整的分析。我也想補充一些我對PMIS的看法: 現代的商業管理幾乎脫離不了資訊科技的加持,每家公司或多或少都會採用一些軟體來協助管理。像是ERP(企業資源整合)或是CRM(客戶關係管理)這類大型系統幾乎成為中大型企業必要的投資。一位擔任ERP顧問的朋友告訴我,台灣大型企業沒有ERP的沒剩幾家,廠商們只好開始角逐中小型客戶的市場。這樣的訊息讓我想到,或許這股風潮就會吹到專案管理軟體了。上網Google一下,就看到Gartner(著名IT諮詢公司)的研究報告,說

PMP準備與考試心得分享

上週一位同事想要準備PMP考試,和我聊起了準備的方法。回去好不容易把這篇以前寫過的文章找出來。我是2004年考上的PMP,當時是以PMBOK2000為基準,但純粹就準備方法來說,我相信還是有參考價值。

專案管理與政治運作

專案成功與否,跟評鑑外送比薩其實差不多,就是要快、要好、要省!要快:30分鐘一定送到,不然送你一張折價券;要好:龍蝦鮑魚口味都不稀奇;要省:買大送大送烤雞。這三個條件,在專案管理的語言裡,就是時間、成本與品質,也就是所謂的「專案管理金三角」(Triple Constraints)。基本上,專案得靠PM在這三者間完美協調,才能晉升成功。就像是「電視冠軍」節目裡面常出現的雷達圖一樣。不過,有經驗的PM都知道,成功的專案,幕後往往有隻重要的手,不僅左右專案的成敗,甚至主導了專案是否順利誕生。

專案管理哪裡最熱:四大海外就業市場調查

對多數人來說,取得像是PMP這樣的專案管理認證主要就是希望有更好的職場發展。美國專案管理協會(PMI)發行的期刊(PM Network)中有一篇報導,針對四個國家在專案管理專業的需求及發展作一介紹,這裡摘錄一些內容,讓大家可以和國內的現況作一比較。雖然數據是針對金融風暴前的統計,但我認為還是有相對性的參考價值。

超激婚禮規劃實錄 - 勝犬必讀!

最近電視上聽到來年是孤鸞年,有些情侶打算趕年底結婚,我對民間習俗的了解只有冬至要吃湯圓,夏至要吃刨冰的認知,不過倒是想跟大家提提我印象中最符合”專案管理”精神的婚禮。  

管理藝術(七)之 降低流言、合適的訊息分享

人類一群聚多會相互分享消息。 這大概源自於遠古時代吧? 在那當時,交換訊息有助於提升生存的機率。 比方說哪裡有食物、哪裡環境產生了變化、或是哪裡有安全的庇護所。 至於現在,訊息交換還有助於彼此之間的感情提升,比方說分享誰跟誰走的比較近、誰升職了、誰有參與了哪些活動等等的各類「八卦」。 基本上資訊交換大多無害,也沒甚麼太大問題。 唯一值得擔心的,只在於萬一資訊交換變成「流言散佈」,那就會有點傷腦筋了。 舉例而言,可能公司發佈一項規則調整。 原本立意良善,但因為大家都不理解為何要這樣,而發佈過程也沒有溝通清楚,那可能會因為這些誤解造成大家胡亂推敲。 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