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公職:追求穩定還是一場豪賭?

投入公職:追求穩定還是一場豪賭?

台灣有大半上班族有報考公職的意願,畢竟這幾年的經濟狀況讓大家很有危機感,公職人員似乎是個很好的職場避風港,我想今天就來談談投考公職在策略面的好與壞。

有些朋友可能聽我說過,布萊恩的老爸老媽都是標準的公教人員,所以我自己絕對算是「鐵飯碗」的間接受益者,首先就從我自己的觀點來列一下擔任公職的好處,有些點正在考公職的人還未必想到喔:

1. 薪資收入穩定

這是大家都清楚的好處,尤其是現在這個時機。回到我爸媽那個年代,公務人員的薪水只稱得上穩定,不像現在相對「優渥」。不過收入穩定搭配上妥善的理財,時間拉長之後就會看出效益。好比我自己小時候總覺得周圍的親戚朋友都比我家有錢,但隨著年齡增長,發現在爸媽穩健保守的持家策略下,家裡的環境和周遭人相比有越來越好的趨勢,不過控制欲望與謹慎理財才能守住收入穩定帶來的效益。

2. 工作機會穩定

自我有印象以來,爸媽的工作從沒換過。我五歲時在老爸老媽辦公室拍的照片,那背景也就是他們後來退休的地方。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從沒為了爸媽的工作搬過家。我爸媽的情緒一向很穩定,印象中很少看到他們下班後苦著臉或是脾氣不好,我想這跟工作穩定也有很大的關係。

3. 生活作息穩定

當公職除了不會常換工作外,作息穩定也很重要,這讓父母更有心力去參與孩子的生活。從小到大我和弟弟每天晚上都可以吃到熱騰騰的飯菜,爸媽也常教我們寫功課,甚至練字背詩什麼的。小時候總覺得自己的爸媽管我管的比別人家的爸媽嚴,別的小朋友下課可以在外面鬼混到六七點,但我最晚五點就一定要回家,因為爸媽那時候就會回來。但長大之後想想,這對爸媽作息穩定對小孩子的教育應該有不小的幫助。

4. 人際關係穩定

公務員有一定的素質,和爸媽一起工作的叔叔伯伯阿姨都是很不錯的人,而且同事一做可能就是二三十年,這樣穩定持久的人際關係在私人公司應該是少見的。此外相較於私人企業,公家單位的同仁彼此較少競爭,與上級的利害關係也較為和緩,畢竟公家單位敘薪晉升都有一定的制度,只要不違法犯紀主管通常也不能把你如何。同事間的情誼在這樣的工作環境是容易培養的。

5. 銀行貸款容易

這點是我這幾年才深深感受到。除非跟銀行有特殊的關係,如果想要申請貸款,光收入高是不夠的,銀行更關注的其實是「穩定」。年薪50萬不到的軍公教與一年賺500萬的中小企業老闆,在銀行的眼中前者才是更好的放款對象,因為成為呆帳的機會較低。公職人員除了審核容易過關,通常也可以拿到較低的利率,探究起來,這也是薪資穩定和工作穩定帶來的延伸效益。

以上這些公職的優點,我想大家都會同意。但既然要以職場策略的角度探討,當然也要看看「暗黑的一面」。就個人觀點而言,以上的所有優點其實都來自於同一個根基(也就是假設),那就是「持續穩定」,若公職這行少了「持續穩定」這片基礎,上述一切的優勢將全部消失,這就是為什麼我常跟朋友說,這年頭想要擔任公職,其實是「押很大」的一項賭注!

很多有意投考公職朋友的心中其實是很矛盾的。首先他們可能是最早察覺出這個世界的多元和變動的一群,他們渴望安定,但同時又(矛盾地)相信這變動的世界裡存在一隅安定的角落,可以供他們歇息到老。這樣的矛盾心態某種程度可以從輿論略知一二。這幾年民眾對於公務人員相對的高底薪與高福利大肆撻伐,催促政府修法取消各項公教退休福利(如十八趴),更把這幾年經濟不景氣歸咎於政府效能不彰,公務人員尸位素餐,現在軍公教這個族群就算不是「全民公敵」也絕對是個好用的「箭靶子」和「出氣筒」。有趣的是,大家罵歸罵,但每年公務人員報考人數卻屢創新高,公職補習班生意越做越旺。我自己就聽過一個阿伯一邊看劉寶傑的節目一邊臭罵公務員,同時又轉頭跟女兒說,妳看看,畢業還是趕快去考個公職比較好!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特地問了我爸媽,他們同事的小孩當中有多高比例也當了公教人員?結果他們想了好久,才終於想起一位同事的女兒也當了老師。我們都知道不少醫生父母會極盡所能引導他們的小孩也成為醫生,督促他們用功讀書,考不進台灣的醫學院至少也去波蘭給他深造一下。但公務員父母顯然就沒有這樣的意願,如果當個公務員那麼好,為什麼看不到太多公務員父母積極敦促孩子也去考公職(我父母甚至還表達不鼓勵的態度)?這是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是不是他們身在其中看到了什麼問題?或者,如同心理學家所說的,人們對於自己欠缺想要的東西(安定感),會進行非理性的放大,膨脹了它的價值和重要性?

你認為的「安定」,已經在搖擺

事實上,從事公職最大的牛肉也就是「安定」,已經有各種搖擺的跡象了!當經濟遲緩,民怨沸騰時,往往也是國庫拮据的時候,這時候的政府固然可以推動各項振興經濟方案,但一來未必有效,就算有效也未必立即有感,就算有感也往往要負擔更高的政府支出。另外一個策略便是「增稅」,開什麼玩笑,大家都對政府不滿了還想從老百姓口袋拿錢,這是直接危及政權的手段。所以對政治人物來說最有效的策略,便是直接削減公務人員的薪資福利,一方面可以降低政府支出,另一方面可以平息民怨。全國公務人員雖然有數十萬,但仍不能形成主要的輿論,講白一點,就是砍這群人的福利他們也不能怎麼樣。

公務人員的福利不但成為內政上的犧牲品,連在國際事務上也常是第一個被犧牲的。這次希臘的倒債危機也讓我們對公職的「穩定性」產生懷疑。歐盟金援希臘的條件之一,就是要希臘政府精簡政府人力。結果在無可奈何之下,希臘還真的硬生生裁掉1.5萬的公務員,而倖存的公務員則被砍薪30%,大家仰望一輩子的退休金也被大幅刪減。有意思的是,我們的總統和行政院長最近也常常提起希臘公務員的遭遇,怎麼聽都像是對未來的精簡政策打預防針的感覺。

有人會覺得將來的事未必會發生,就算真的發生,這段時間我也享受到了福利。這樣的想法就是我認為「賭很大」的關鍵了!如果剛畢業就就擔任公職,現在到了五十歲即將退休的年齡,已經累積了一定的年資,繼續工作到退休是比較合理的策略,但對於現在才要投身公職的年輕朋友們,我奉勸一句,各位一定要好好思考「退場機制」,在你前面的職涯還有20甚至30年以上,這麼長的時間你認為公務員的薪資福利會還有工作穩定性會增加還是下降呢?我的父母在民國50年代就進入公家單位,今天他們的退休福利被一砍再砍,你覺得你在民國130年時還能安穩退休嗎?

另一個原因:經驗的不適用

我會覺得現在才投入公職風險很大的另一個原因在於經驗的不適用。大型官僚體系的做事方式和價值觀,已經和外面世界產生嚴重的落差,就算當公務員多年,你的經驗一出了辦公大樓可能一無用處。現在的私人企業縱使是跨國大公司,也都強調組織扁平化,業務專案化,每位員工都要有判斷、決策、甚至拉生意的能力,而非照典章制度照表操課。這些訓練都是在公部門極度缺乏的。如果能順利待到退休當然很好,但要是生涯中段出現任何變化,麻煩可就大了。基於這點,有心投入公職的人一定要好好想想,已經是公務員離退休還有數年的朋友,最好也做一下生涯的風險評估。

很多史學家都認為,近代中國的衰敗很大的原因是出在無法由「陸權」國家轉變為「海權」國家。明清以降除了鄭和以宣揚國威(而非獲取資源)為目的下過幾次西洋之外,朱家和愛新覺羅家的皇上們不但沒有向外拓展,還頒布多次禁海令。後來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雖然維持了短暫的穩定,但等到船堅炮利的洋人來踢館時一切都來不及了。我認為現在正是一個職場的「大航海時代」,就如我在「騎虎難下的六七年級」系列文章提過的,我們每個人都在波濤洶湧的潮流中載浮載沉,每個人都渴望一片安定的陸地可以靠岸,但這種渴望很可能會把我們帶向危險(島嶼原來是下沉的鯨魚)!在以往如「陸地」一般穩固的大型組織已經逐漸衰敗或面臨轉型,沒人知道它們何時會下沉淹沒,何時會土崩瓦解。但是,如果我們能以「自己」的專長和經驗為材料建艘自己的小船浮在海上,我們還是可以選擇靠岸(與組織合作),或是和其他小船組成船隊(合夥創業),這樣是我認為更具彈性的生涯策略!

後記:台南的醬油廠

前陣子一位讀者來信表示,他認同我大部份關於職場規劃的觀點,但他好奇難道只有創業或成為某些領域的專家才能生存嗎?只想把工作當成生活的一部分,重心放在家庭而不特別想功成名就的人難道就會被淘汰?

這位網友是台南人,如果我是他,我仍然不會考慮考公職或進大企業,但我會去試試一間台南60年歷史的醬油廠看他們願不願意用我(我們全家每到台南必買)!如果我想要一份安定且不用離家太遠的工作,這類與食衣住行相關,具有特色與歷史的傳統產業會是我的首選。雖然未必是個高薪且光鮮亮麗的工作,但未來市場需求相對穩定,只要好好學習與努力,一定也可以累積獨一無二的技能。和在大城市的大企業當小螺絲釘相比,也更有機會凸顯你自己(你可能會是公司英文最溜,或者唯一會架網站的人)。

延伸閱讀

騎虎難下的六七年級(一):談困境背後的原因
騎虎難下的六七年級(二):迎接工匠、總管、與行腳商人的時代

本文已授權城邦出版社,收錄於【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一書。若有轉載需求,請與城邦聯繫。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
歡迎「讚」一下我們的粉絲專頁,接收最新文章!
姚詩豪 Bryan Yao

成大土木所與美國西北大學專案管理雙碩士、識博公司共同創辦人、普錸資訊資深副總、國際專案管理師(PMP)、甲骨文與微軟認證顧問。曾任紐約市環保署顧問、MWH Global, Inc.專案控制經理,參與國內外多項大型專案並擔任百大企業之諮詢顧問。擅長以詼諧的筆觸以及理性的思維來探討生活中的大小事。文章常轉載於《商周》、《天下》、《經理人》等媒體。與張國洋合著《三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以及《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Bryan 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