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洋 Joe Chang - 作者系列文章
張國洋 Joe Chang
Joe G+ ICON Joe LInkin ICON

現為識博管理顧問執行長,也在台灣百大上市櫃公司擔任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歷年客戶包含工研院、台積電、廣達、富智康、光寶集團、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中鼎工程、建國工程、台橡公司、大同公司、三陽工業、TVBS、特力屋集團、城邦集團、誠品集團等。 為了對抗雙魚座的感性,一直在努力強化理性思維與邏輯思考。 相信邏輯發展能解構任何事物,並讓我們找到合宜的人生策略與方向。

管理藝術(十)之 歷史借鏡、能重複應用的才有價值

這是十篇管理藝術中的最後一篇,談的是知識分享的議題。 那在繼續之前,我們可以先稍微回憶一下過去十週談到的幾項內容: - 拉高視野、見林但不見樹 - 平衡需求、別想討好所有人 - 重點掌握、如何抓大放小 - 主動發現、爭取前置時間 - 降低風險、弭禍於無形之中 - 醜話先說、對事但不對人 - 品質管制、追求標準、一致、與穩定 - 降低流言、合適的訊息分享 - 沒有英雄、人員培育與接班計畫 - 避免發散、一切都跟收斂有關 - 歷史借鏡、能重複應用的才有價值 一路走到現在,終於要談到最後一篇「歷史借鏡、能重複應用的才有價值」。

利害關係人管理一之 畫押的迷思

自己回顧起來,專案生涯中最輕鬆的一段,應該是我剛畢業時參與的案子,也就是高鐵台中段的建造案。 輕鬆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的工作非常單純。 所謂單純並非指專案好做。 工程建築案一樣有其技術上複雜之處,但好處在於工程專案的「需求」往往都很清楚且具體。 這是因為土木工程界對於專案管理這檔事情概念已經較成熟,各承包商或是業主對於本身分工很清楚,合約執行上也都很明確。 若自己不設計只是負責施工的,別人會把施工圖交給你;就算有包含設計,需求也多是一開始就談定的,照著規範與業主要求,都不致於會出現奇怪的結果。 所以大部分的事情只要秉持著「照合約」、「照

要導入任何管理或強化組織,最重要的,是要降低「變數」

記得小時候做自然實驗,老師教的最基本一個原則,就是在實驗中途一次只能更改一個變數。 比方說要想知道「到底是甚麼東西會影響種子發芽」,那可能需要在相同的溫度、天氣、濕度、土壤成份下播種。 然後有些澆水、有些不澆水,有些放肥料、有些不放,有些曬太陽、有些不曬,有些加些奇怪的東西、有些則不加。 如此記錄每項的變化,才知道到底甚麼東西對這件事情影響最大。 若沒有注意「變數」的控制,一次調整太多因素下,就算得出了正確的成果,我們往往也不知道到底是甚麼帶來了豐收的成果;是純粹的好運? 亦或是我們真掌握了某個改良方法? 我後來發現,這樣的概念在「專案管理」還有

利害關係人管理二之 安心

我這幾年開始習慣網路購物。 對我而言,網路購物最大的好處是方便。 平日上班忙碌,有時下班都八九點了,這時候說要繞去某個地方買東西還真會覺得累到動彈不得。 但等到周末,說為了買東西特別跑去某個定點(比方說信義區吧),又常覺得麻煩。 但若透過網路訂購,只需要找個空檔上網點幾下滑鼠,輸入信用卡號,一兩天內東西就可以直接寄到手上。 這尤其在購買大件物品時感受特別強烈。 記得去年我需要買台洗衣機,也一樣沒空去賣場逛,所以上網訂購。 價錢跟賣場幾乎一樣、定好後還可以指定時間送貨,電話中對方還問我有沒有舊機要處理。 言下之意,是除了幫我送貨到府包安裝以外,

利害關係人管理三之不過就是多想些

記得之前看過一個類似這樣的故事。 有個人,暫且叫他A君吧,某天忿忿不平的跑去找他老闆。 然後質問老闆說:「我與B明明是同時來到這裡的,我們學經歷都相同、作的工作也類似,但為何B的薪水還有職位都比我升的快呢?」 老闆說:「我先不回答你,但請你先去幫我查查最近市面上最夯的東西是甚麼?」 A離開老闆的辦公室後開始上網做了一些訪查,回來跟老闆報告說:「最近最夯的東西,似乎是個在Facebook上叫【開心農場】的遊戲。」 老闆又問:「喔? 遊戲嗎? 那他們是怎麼獲利的呢?」 A遲疑了一下:「我不知道… 大概是賣遊戲片?

你的比較好

最近跟一些當PM的朋友聊天,訝然的發現很多人居然羨慕「顧問」這樣的工作。 他們覺得當個PM來著,一方面要滿足客戶或是老闆的「需索」,一方面又得照顧到下面團隊的要求。 一個變動下來,明明不是自己的錯,也得自己彎腰賠罪的跟RD人員道歉,別人才悻悻然的幫忙改規格或設計。 反觀顧問,感覺起來似乎是個沒甚麼壓力與責任的工作。 我根據自己的經驗都跟他們講,顧問其實並不會比較好。 看起來好像是另一個世界,但哪個職業不都有些不為人知的辛酸? 比方說,顧問其實只有一半的時間在參與案子。 另一半的時間在幹嘛? 幾乎都花在業務活動上,如拜訪客戶、宣傳、簡報、推銷產

(轉貼) Art of Schedule

本文是由Philip Chu以遊戲開發的經驗針對「Schedule」這件事所寫的文章。 雖然他是以遊戲專案的觀點為論述,但我發現好的管理文章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其實在90%的內容上是適合套用在任何產業的。 這也是管理學有趣的地方,你能精通一個產業,你或許就能把大部分的經驗套用出去。 雖然其中的經驗必然有些要調整之處,但只要當事人戒慎恐懼,總是可以找到並調整成合適的做法。 所以就算你不是遊戲業的,概念還是共通,也值得參考。 另外,他的網站上也還有一些不錯的文章,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透過文末的連結過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