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鄭麟 William Lu - 作者系列文章
盧鄭麟 William Lu

盧老師曾任HTC軟體專案經理團隊主管,掌管上百個智慧型手機軟體專案(包含全球首款WiMAX 4G手機),總出貨量超過 1,500 萬支。亦曾於趨勢科技、友立資訊、華康科技、文生真空科技等企業擔任研發部門主管、產品經理,以及總經理室協理等職務,領導軟體研發團隊與管理專案之實務經歷超過20年。 盧老師在教學上善於利用遊戲化教學,將真實情境轉換為模擬個案,引導學員透過動手實作來學習管理知識。授課經驗包含兩岸多家知名企業,例如台達電子、華碩電腦、揚智科技(台北/上海/珠海)、久元電子、飛宏科技、宜鼎國際、精技電腦、震旦集團、南僑集團 (上海)、杏輝醫藥集團、新北市政府等。

敏捷方法的成功密技(十八之一):如何運用 Scrum敏捷式專案管理到 IC 設計產品開發專案(上)

前些時候,跟一些客戶做課程對焦的時候發現,似乎有愈來愈多的 IC Design 公司對於敏捷式專案管理方法感到濃厚的興趣,只是,課程承辦人資與需求單位的主管對於這個「新」管理方法多半感到陌生和誤解(軟體產業專屬)而頗有猶豫,不知道自己這樣類型的組織和工作,到底適不適合來導入 Scrum 敏捷式產品開發與專案管理方法。

敏捷方法的成功密技(十七):想導入敏捷式方法,我該怎麼跟老闆溝通?

有些組織在嘗試導入 Scrum(讀音:「思逛」)敏捷式方法的時候,老是遭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現象,效益也常常不如當初想像地那般美好,為什麼會這樣呢?有人說,那是因為 Scrum 敏捷式方法太過於理想化,太過於不切實際!可是,我們又該如何解釋那些為數眾多的成功案例呢?

敏捷方法的成功密技(十六):中、大型專案可以導入 Scrum 敏捷式開發與專案管理嗎?

許多對敏捷式開發方法有興趣的客戶,經常會問我一個問題:「老師,敏捷式專案管理鼓勵以小規模團隊來做專案,可是我們公司的專案都很大,專案團隊的成員也很多,我們能用敏捷式管理方法嗎?」先暫時把大專案要怎麼導入「敏捷式開發與專案管理方法」的這個問題放在一邊,我們先來簡要地回顧一下敏捷式方法鼓吹的小團隊到底有哪些好處再說。

敏捷方法的成功密技(十五):未完成的用戶故事的進度怎麼算?

在運用敏捷式產品開發與專案管理方法時,我們知道,應該以「對用戶的價值」的角度來對工作(用戶故事 User Story)的優先級做排序(參考《能讓需求簡化,還能更省時、更省錢,提供更多價值,這…可能嗎?》一文),然後,將這些工作,「依序」安排到固定週期的各個衝刺(Sprints)去,並且盡可能地將每個衝刺都塞滿、都最佳化(參考《敏捷方法的成功密技(十一):Scrum 如何最佳化利用衝刺的容量?》一文)。

敏捷方法的成功密技(十四):你不可不知,影響專案開發速度的八大障礙

在《敏捷方法的成功密技(十三):開車旅行跟敏捷式專案管理有什麼關係?》一文當中,我們談到了,只要能掌握團隊的產品開發速度,幾乎就等於掌握了整個專案的進展。其實,不論是傳統式還是敏捷式的專案管理,道理都是一樣的。但,到底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團隊的開發速度呢?我們還是先來看看開車旅行的例子。

敏捷方法的成功密技(十三):開車旅行跟敏捷式專案管理有什麼關係?

如果你正開車到一個陌生的新景點去旅行,總距離大約是 200 公里左右,而你現在已經開了 160 公里,花掉了你兩個鐘頭,那麼,你知道,過去這段時間,你的平均車速是大約每小時  80 公里左右。現在我們來考慮以下的三種情境。

敏捷方法的成功密技(十二之二):Scrum 如何精準估算用戶故事的點數?

在上一篇文章敏捷方法的成功密技(十二之一):Scrum 如何精準估算用戶故事的點數?中,我們談到了精準估算用戶故事點數的兩種現象,這一篇文章,我們就要來繼續談談「低估難度」的狀況以及 Scrum 對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藥方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