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跨國大公司後,產品經理的一天

加入跨國大公司後,產品經理的一天

之前寫了一篇類似流水帳的〈產品經理的一天〉,沒想到迴響居然不錯,現在來到新加坡的新公司也快 5 個月了,就來分享這裡的一天是如何度過。

前後兩家公司的差異

在寫下流水帳之前,先列出前公司與現職公司在組織規模與共事對象的差別,主要的差異有:

1. 公司規模:

嚴格來說,我現在的公司是在某個集團底下一個獨立團隊,有點像是聯合利華(Unilever)下面有很多品牌 :多芬、凡士林、立頓等。不確定這比喻是否雷同,但實在想不到更好的例子……反正我所在的團隊就 100 多人而已,真的會共事到的人可能也就 10 幾個,但整個集團有上萬人。

2. 產品屬性&利益關係人:

我之前只做過 C 端產品,也就是會接觸到日常消費者的服務,比如像露天拍賣、Ubereats、Wemo 等都算是 C 端產品。現在「陰錯陽差」跑去做內部工具(internal tool),會對應到的人就跟市場(行銷、業務、客服等)較無關,而是內部的使用者。

且因負責產品跟行政庶務較有關係(比如考核、出缺勤打卡、請假等),所以較常要對到的也會是人資;有同事做的跟財務較相關(比如報帳核銷、薪水計算),那窗口就是財務為主。

3. 工作語言:

畢竟新加坡就是著名的國際化,加上當地正鬧軟體人才荒,所以公司的同事來自各國,工作語言自然也是英文為主。不過因為中國同事也不少,所以如果是在只有中國人的場合(比如我跟對方一對一開會、我剛好亂入中國同事午餐聚會的話),就會直接講中文了。

4. 共事對象:

以前公司組織單純,我和 UI/UX 設計師都隸屬於產品團隊,本身又是產品團隊的小主管,加上產品線相對單純,所以比較不會有搶人力的問題,若碰到時程衝突,靠自己就可以喬好。

但現在公司不僅有獨立的 design team,產品線又超級複雜,每個 PM 手上至少 2 個獨立產品(而且我在這並非主管職),每位工程師和設計師身上也有很多個產品,所以當我負責的產品要優化時,得先去和 design team 的主管喬人力,待他安排(擠出)有空的 UI 和 UX;然後我要再去跟直屬主管報備,請他安排對應的前後端與測試工程師。

每天光是喬人力就要花很多時間,很多小優化的票的估點其實也才半天一天,但工程師就是抽不出空來做,這時真的很希望自己會寫 code……

產品經理的會議漩渦

每次講到「我目前是在做 PM」,對於這職稱略有概念的人,總是會回說:「噢~那你一定很常在開會吧。」

以前公司來說,平均一週會有五到八個會議(主管例會 x1、組內例會 x1、跟設計師討論 x1~2、跟工程討論 x1~2、跟需求端討論 x1~2),現職公司的會議數量分布比較不均,有一陣子每週要開到十個會議(但並非常態),包含:

  1. weekly stand-up x2(因為我手上有 2 個產品)
  2. pair PM 例會 x1
  3. 小組例會 x1
  4. 大組月會 x1
  5. 公司雙月會 x1
  6. 跟 UX 討論 x1~2
  7. 跟工程討論 x1~2
  8. 跟主管日常聊聊 x1

但也有時候,一週也可能只有三到四場會議,主要就是看每個產品線的進度。如果是規劃階段,通常 PM 跟 UX 就有超多東西要討論,每天都有可能需要開會討論;但如果已經進入實作階段,這時的 PM 反而就不會那麼忙了,跟設計或工程的溝通,通常在線上用文字就能簡單解決。

產品經理的一天

公司表定 9:30 開工,但個人已被前公司的彈性上班時間養壞……所以 9:30~10:00 之間上班,若睡不著而早起,可能更早開工;反之則會晚一點(很自顧自的)。

10 點開工,例行公事就是先收個信、打開甘特圖、確認手上專案的進度、完成一些瑣事(查看票、回工作訊息、補文件等)。

11 點開會,12 點開完,再整理一下會議結論後,差不多就是公司規定的午飯與午休時間了。

如果是在公司工作,通常都會跟同事一起去買飯;有時則會帶便當,跟同事在公司的用餐區一起吃。吃完休息後,在站立區跟同事瞎聊或各自滑手機(蠻多同事甚至會睡午覺),休息後再繼續上工;如果是在家工作,通常會自己煮,偶爾則是買回來吃,邊吃邊配 YouTube 或 Netflix,吃完後在家裡找個地方站著消化,有時候站著用電腦,有時則是繼續準備晚餐的採買或備料。

14:00 回來,就要一路忙到 19:00 了。目前很不習慣的就是早上好短(10:00~12:30)、下午好長(14:00~19:00),不過公司制度已定,只好努力適應。

下午的行程其實跟之前差不多,開會、寫產品文件、群組打字溝通、忙著測試或看設計稿等,如果事情一件接一件,一天真的過得很快。只是之前的公司只需工作到 18:00,現職公司至少會到 19:00。

整體來說,目前的感覺是,單就這份工作的庶務內容本身,工時與壓力不會跟前公司差太多,因為做的事仍不外乎是要規劃產品、想流程、寫文件、找各種利益關係人討論、把產品推上線。

由於事情真的很多,我會用 Trello 記錄待辦事項;如果真的是有特定時間要完成的,甚至會直接把它放到我的 Google Calendar 上,比如 15:00~16:00 要寫完某個 PRD、16:00~17:00 要看完某份 UI 等,藉此逼迫自己空出時間專心處理這件事,不讓自己的時間被其他會議佔據。

忙到 18:30,如果是在家工作,且手上的事情差不多結束的話,我就會離開電腦,準備去煮晚餐了~但如果短時間內無法收尾,就很可能先衝出去買晚餐,再邊吃晚餐邊工作(但很少這樣啦);如果是在公司,因為公司有供應晚餐,所以通常會忙到表定的下班時間 19:00 才真的下班,然後再跟同事一起去領晚餐。

國際化工作環境的小感想

上面這一串看起來好像蠻順利的,但是!但是!還有很多周邊因素會影響工作壓力,比如產品性質、工作文化、工作語言等。這好像可以再寫成一篇,下面就大概講一下就好。

像以往做的 to C 端產品,即使離市場很近,但通常也不會零距離與用戶接觸,消費者會透過 FB 私訊、App Store 評價、官網客服等管道客訴,相對是有緩衝的;然而,目前做的是內部產品,功能一壞掉或哪裡做得不夠精細,同事們一個群組訊息就飛過來了,再加上這個「同事」可能真的是同級同事,但也可能是主管,甚至大老闆,壓力可想而知。

另外,雖然現在已用英文工作&生活第五個月,原本卡關許久的英聽與口說能力稍稍進步了,但即使如此,在每週一早上的進度會議(stand-up meeting)前,我一定會在開會前一天(也就是哀愁準備上班的週日晚上)「彩排」,除了會先把要分享的畫面準備好(比如 JIRA ticket、專案甘特圖等),還會先自己用英文講一次,確保不會詞窮或太過結巴,雖然正式開會時,仍然是很常卡詞……

稍稍克服了英文恐懼後,還有其他口語表達與個性特質的問題要處理

台灣人是堪稱最「溫良恭儉讓」的一群人,客氣、怕得罪人、敢怒不敢言、低調,這些特質在台灣工作時,可能會被視為「謙虛」、「好相處」,但在較國際化的工作場域時,我自己的感覺是,很多時候反而變成阻力。主管可能覺得這個人不夠積極進取、同事會覺得這個人都沒意見沒想法、工程或設計師會覺得這個 PM 不夠有主導性。

此外,這樣的個性也會展現在語言表達上,我以為這樣表達會「太直接」或「有點冒犯」,其實別人根本完全沒感覺。有時甚至會被認為太客氣、太迂迴,甚至導致言不及義,對方還會直接說「我不懂你意思」、「所以你是說?」、「你想問的是什麼」。

但畢竟英文並非我的母語,雖怕上述情況發生,但也怕過度直接的用詞反而措辭不當,造成同事的誤解或不舒服,所以一直以來,都花蠻多時間在摸索英文表達方式,而這個也是自己還在努力拿捏的,希望可以在「展現台灣人特質(?)」與「成為好 PM」之間找到平衡。

結尾

原本這篇在兩個月前就應該寫好,但不知為何,打開 Evernote 時就是很常沒靈感……磨了許久,才終於把這篇文章寫完。

總之,僅以此篇記錄自己在海外生活&工作的第五個月,在星 150 天,沒想到時間過這麼快,但偶爾回顧時,會覺得對比於時光飛逝,自己成長得似乎還不夠快,希望 Q4 可以更進狀況、更加長進(?)。

 

本文轉貼自:MH原文連結


如果你渴望爭取海外工作,或希望了解更多關於出國工作的大小事,歡迎參考我們的新網站「數位遊牧 Digital Nomad」。在這個網站中,你將獲得更多你可能需要知道 / 感興趣的內容喔!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