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洋 Joe Chang - 作者系列文章
張國洋 Joe Chang
Joe G+ ICON Joe LInkin ICON

現為識博管理顧問執行長,也在台灣百大上市櫃公司擔任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歷年客戶包含工研院、台積電、廣達、富智康、光寶集團、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中鼎工程、建國工程、台橡公司、大同公司、三陽工業、TVBS、特力屋集團、城邦集團、誠品集團等。 為了對抗雙魚座的感性,一直在努力強化理性思維與邏輯思考。 相信邏輯發展能解構任何事物,並讓我們找到合宜的人生策略與方向。

選擇專案管理資訊系統PMIS時該注意的事 (中)

繼續接續上篇的內容 (上篇可點此 : 選擇專案管理資訊系統PMIS時該注意事情 (上) ) 價錢不該是選擇重點 前篇提到管理工具的功能多寡不該是選擇重點,事實上價格也不該是。 CP值是個用來買「個人工具」的思維,但拿到組織環境中就未必正確了。 因為組織選擇管理工具的目的,要考慮的是否能創造資訊整合的價值! 換言之,管理工具必須要能在多人環境中平順的使用 – 比起功能多寡與價格高低外,符合管理目的、解決關鍵問題、權限設定詳盡、維運成本低、佈署容易、資料統一便利、可輕易與其他系統整合(包含流程整合)、資料安全性、便於

選擇專案管理資訊系統PMIS時該注意事情 (上)

之前在這篇文章(關於專案管理工具(PMIS) (一)三大類型)提到過有三大目的各不相同的PMIS。 也因為有這樣三大類的PMIS,表示你在選擇工具時要花點時間研究一下。 因為不同的工具通常有其合適的使用環境。 千萬不要妄想買一個能適用任何環境的東西。 此外,彈性大的工具雖然適用環境廣,可是組織在使用上,流程與規則就必須配合做大幅度的調整(可以想像如同ERP的導入)。 彈性小的工具則通常跟專案型態有緊密的相關,而可能僅專注於解決特定的一個問題(想像一個HR套裝軟體)。 所以萬一組織結構、或是案件類型有變時,工具的適用度也得重新考量了。

如何用Project 2010繪製WBS

這是一個常常被網友問到的問題,所以決定寫一篇分享這密技給大家。 微軟的Project一直以來都缺乏繪製WBS Chart*的功能。 所以當主管(或正式報告時)有需要類似上面這張以P6繪製出來的WBS Chart時,PM就會大傷腦筋了。 (註* 事實上,講得更精確些,MSP其實是缺乏真正的WBS結構。 雖然軟體中是有提供所謂「大綱模式」,但那僅是Summary Task的含意,並非專案管理中真正的WBS概念。 不過也還好,大部分公司對WBS的要求大都沒這麼精細。 也因此Project對於一般專案規畫的彙總目的都是能達成的。 所以除非有特別需要,不然

透過25個問題檢查你的利害關係人

這篇文章是 Christian Palmhede三月初發表的文章,原文叫做25 Questions that Pinpoint Your Stakeholders。 我覺得這對於新手PM來說應該很有幫助,所以花了些時間翻譯並貼在此。 想看原文的,網址在文章最後。 ---- 你想知道如何增加你專案的成功率嗎? 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要了解你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25個問題讓你能不再因為「未預期」的利害關係人而困擾。 畢竟,利害關係人是我們存在的理由:他們是我們做這些事情的原因;他們是我們以特定方式行事的原

篩選案子與Project Governance (下) 組織設計的影響

上一篇提到,若能以平衡計分卡或是類似的策略工具把公司年度目標定義清楚,後續的「開案審查」才有一個明確的決策依據。 畢竟專案不是做好玩的,而是為了要去支援特定目標。 唯有這「特定目標」明確,案子才有辦法做出務實的規劃。 這樣後續的資源分配、目標達成度的判定、如何因應專案變更,也才能有其一貫性的考量。 可是光有這樣還不夠,成案只是專案啟動,並不表示目標就會自然達成。 這時候,以「專案組合」為基礎的「監控機制」就極重要。 不過要說明的是,監控並不是單指稽核,而是「是否有辦法能主動察覺的問題、辨識出風險,讓問題防患於未然」!

Joe的推理挑戰 – 密室竊盜案 解答篇

(上集最後) 我沒直接回答他,只是繼續思考著。 終於,慢慢的這幾個謎團的共通點連結成一條線了…. 我慌忙回去找出「那份文件」重新看過一遍… 『果然是這樣』我自言自語說了這句話… 然後我抬頭望向他,告訴他說:『我想,我大概知道這一切是怎麼一回事了。』 他聽我這樣講,興奮的看著我:「所以你有頭緒了? 快說給我聽!」 我手上拿著「那份Schedule」細細比對,並回答他:『對,我是有個模糊的概念。 但我畢竟不是警方人員,所以是否真的代表找出了兇手? 這點我其實並不敢肯定…. 但從你剛剛給我的那堆資料來看,是有一個可能性。 你聽了參考看看吧!』

管理的能與不能

這篇想寫很久了。 因為常常有人跟我聊到導入專案管理的績效。 有些是客戶有些是朋友,他們都會很挫折的跟我反應說不知道怎麼證明專案管理的成效,或是他的老闆覺得「做這件事情似乎沒有價值」。 我就覺得奇怪,如果是個原本毫無管理的公司,導入任何規則最少都能減少混亂。 就算無法量化的舉證,最少不會讓老闆毫無感覺啊? 細問之後才發現,很多老闆以「專案最後還是沒有賺錢」作為論斷基礎。 覺得既然做這件事情沒能等同讓案子賺錢,這件事情應該就是沒有成效。 但這恐怕有點過度把問題簡化了。 從我的觀點而言「管理」當然能賺錢。 因為管理就是為了把經營的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