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對話》讀後心得:進行重要對話的三個方法

《創造對話》讀後心得:進行重要對話的三個方法

(Photo by Gary Barnes on Pexels

每個人都會說話,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擅長「對話」。理想的對話可以跟人交心、消弭對立,失敗的對話則會造成衝突、橫生誤解。面對來自不同背景、抱持不同立場的人們,既然找不到共通點,又該如何溝通呢?

這本書在說什麼?

創造對話》的作者是矽谷知名設計公司 IDEO 的前資深合夥人弗雷.達斯特(Fred Dust),他發現現代社會的人們愈來愈「不擅長對話」了。隨著媒體和社群平台演算法推波助瀾,人們的衝突和對立愈來愈嚴重,也造成更多種族、階級和性別政治的分裂。最嚴重的是,以前我們會認為別人是錯的,如今我們總覺得別人在撒謊。

「如何重新找回對話能力」就是這本書所探討的議題,作者稱之為「創造對話」。他提出「7C 溝通策略」,透過七種方式來設計和創造更好的對話框架,協助我們和別人達成更好的溝通成果。這些方法基於他的實際經驗,可以應用在商業溝通、職場上的對談、觀點和意見的交換,甚至是跟親人之間的親密對話。

這本書著墨的是那些「重要的對話」,也就是一定會有意見的差異、談論的時候感覺會很棘手、必須產生出成果的對話,像是商業的決策、轉職的決定、養兒育女的選擇。作者認為一個重要的對話「必須有效解決分歧,必須探索艱難的議題,必須以正面成果為目標」,而這本書就是進行這種重要對話的指南。

以下分享三個令我感到收穫的重點。

1. 對話的清晰度

要展開一場對話,必須要注意對話內容的「清晰度」,特別是雙方對於關鍵字的解讀是否一致。

作者舉例說明,當我們聽到「革命」這兩個字,我們心裡想的是法國革命?還是 iPhone 的推出呢?當我們聽到「創造性」這三個字,我們腦中浮現的是一個畫室裡面的畫家?還是一群人在會議室裏面進行腦力激盪?這兩者都沒有錯,但它們並不相同,而其中的差異十分重要。

如果我們要跟對方展開一場準確的對話,深入討論一件事情,一定要記得在開始的時候,就把最關鍵的那個字詞給定義清楚,這樣討論才會有聚焦的方向。

另外,我們也可以幫一場對話「取名字」,而這個名字的選用也十分重要。

例如作者曾經在一家企業舉行一系列的會議,他當時把這個會議取名作「企業鑑識」,可是他發現每一場會議都很沉悶且嚴肅。後來他才驚覺,人們只會對「死掉」或「失敗」的事物進行鑑識。所以用企業鑑識來命名這一系列的對話,就產生了負面效果。他後來把會議的名稱從「企業鑑識」改為「企業健身」,結果接下來的會議氣氛從低落轉為高亢,從聚焦在問題變成聚焦在解決方案。只是換了一個名字就開啟了全然不同的對話。

關於對話的清晰度,我也想起一個自己的例子。像是我常常掛在嘴邊的「閱讀」兩個字,是比較偏向「實用」性質的。我所謂的閱讀帶有目的性、有行動導向、有產出結果的。我講的閱讀不是純粹娛樂性質,也不是單純用來打發時間。所以我在和一些讀者的訊息往來之間,常常會發現我們對於「閱讀」兩個字有不同的理解,造成對話上的困難。

這個觀念帶給我的啟發,就是在進行深度對談時,務必先確認清楚雙方對於關鍵字詞的理解和解讀。如果是進行會議或者是協商,可以選用比較正面的命名方式,來替對話定下一個正面且清晰的方向。

2. 對話當下的情境

一般講到「對話」兩個字,我們常常都會覺得是對話內容的本身,或是關注在談話的技巧。然而作者給出一個提醒,其實對話發生當下的「情境」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像是他曾經幫一家公司規劃一場董事會議,董事會主席希望他幫會議增添一點「優閒度假的輕鬆感」。由於會議的地點一樣是在傳統的會議室,本身沒有任何一點度假感。但是他靈光一閃,把原來的 U 形大會議桌移走,在座位區放了許多小圓桌。開會的時候,大家走進來之後,主席很開心地大喊「快餐座位」!結果董事們都很喜歡這個新的座位擺設,談話變得非常熱絡,形成了各種互動良好的小圈子。

光是改變對話當下的情境,就有可能改變對話的氛圍,進而達成出乎意料的成果。

還有一種方法可以改變對話的情境,那就是我們在跟對方談話時,彼此的「位置」。

作者提到如果要跟孩子談論性教育的議題,有一種理想的時機就是開車載他們的時候。因為在這個時候,我們跟孩子是「並排」或者「前後排」的位置,對話比較不那麼刺激,肢體語言沒有對抗性,而且眼神不會直接接觸,艱難的談話也就變得容易了。

我自己對這個方式也很有共鳴,像是我很喜歡在開車載女友的時候,跟他徵詢一些經營部落格或 Podcast 的意見。因為我女友總是能提出跟我意見相反的想法,或者是能一針見血給予我批評,所以我比較不習慣在平常面對面吃飯或相處的時候,進行比較艱難的對話。反而是在開車的時候,由於不需要一直盯著對方,反而能讓我比較沒壓力地訴說想法;當我聽到刺耳或反面的意見時,我也能比較冷靜地思考意見內容的本身,而不是被對方的表情或動作給進一步激化了情緒。

所以當我們要進行一些重要對話時,試著設計一些對話的「情境」和「位置」,就有可能發揮比預期更好的效果。

3.對話談論的對象

關於對談的「對象」,我們常常會覺得就是對談的雙方,就是「你」和「我」。

而作者給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觀察,他說有些人常用藝術、戲劇、電影、文學來當作討談論的對象,其背後是有原因的。像是討論一本書、一部電影,可以降低我們在參與談話時的緊張,因為這給了我們可以討論甚至評斷的材料,而不必互相批判。特別是當我們要跟對方探索困難的主題,像是跨越文化和歷史變革的重大話題,藉由「評論另一個媒介」,有助於引導對話的進行。

我覺得這個觀察帶給我一個領悟,我領悟到我為什麼喜歡寫讀書心得。

對我而言,「發表意見」這件事情,在我心中一直是有點擔憂和恐懼的。我仍會擔心「別人會怎麼看我的意見」,我也會害怕「我說出來的意見會不會太淺、太沒用」。我曾經很羨慕那些很有主觀想法的人,總覺得他們在說話的時候非常有自信,總是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

但我發現,當我透過撰寫讀書心得時,書籍就像是一個探測器,可以幫我找出自己的意見。特別是當我對著一本書籍抒發意見的時候,我可以比較從這些意見當中「抽離」出來,我可以比較客觀地看待這個意見。如果別人反對或批評這個意見,我比較不會把它視為是對「我」的批評,而是對這個「意見」的批評。當我這麼想的時候,反而能聽進比較多的不同想法。這或許也是「讀書會」有趣的地方,像是我跟 Jacky 和 Jun 每兩個月舉辦的一次線上讀書會,就是圍繞著書本的主題進行討論,我們可以借題發揮,也可以交換意見,對話的精采程度往往超乎我們原本的想像。

我想這就是將談論的「對象」改成一個「第三方媒介」時,會給對話帶來的的好處。

後記:對話是未來導向的

最近我剛好讀完兩本關於對話和溝通的書,分別是這本《創造對話》和張忘形老師的《順勢溝通》。我認為《創造對話》講的是改變「外在」的變數,像是透過刻意的設計,去調整對話的清晰、情境和規範,最後創造出具體的行動。《順勢溝通》講的是改變我們「內在」的變數,調整自己的心態、適應對方的特質,找到對方最喜歡的方式與他有來有往。

無論是哪種方式,都得透過我們自己「有意識」投入並且做出改變,畢竟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是談話和溝通高手。對話的過程當中,難免少不了意見相左、觀念不同,但如同華頓商學院心理學家 Adam Grant 所說:「爭論不是某一方獲得勝利,而是兩個人都獲得新的發現。」對話的目的,不該只是在過去的意見裡面打轉,而是雙方在未來取得新的進展、新的行動和新的意義。


 

想知道更多關於閱讀的大小事嗎?也歡迎您聽聽我的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本文轉貼自:閱讀前哨站原文連結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