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突破》選摘:利器三──和自己較量,做好小池塘裡的大青蛙

《關鍵突破》選摘:利器三──和自己較量,做好小池塘裡的大青蛙

(Photo by Svetozar Cenisev from Unsplash

【為什麼ProjectUp推薦這篇文章給你?】

「如何管理人生」是每個人一生必學的功課,從面對人生中大大小小的困難開始,學習如何調整心態,探究問題的本質,最後透過「解決之道突破問題的關鍵」,順利解決問題,讓人生更進一步。

這個「突破關鍵」的過程,就是看懂局之後的破局之道。我們特地挑選了吳靜思撰寫的《關鍵突破》這本書,她藉由眾多頂尖人士的故事,解析出如何看懂局,以及如何培養解決問題的「利器」,分享給你,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本系列第一篇,我們發現了如何讓有趣與認真兼得,第二篇選摘中,我們學到如何轉換心態,把不滿變成動力。在這第三篇,我們來探討如何做選擇。


利器三:和自己較量,做好小池塘裡的大青蛙

中國有句俗話:寧當雞首,不當牛後。美國也有句俗話:在小池塘裡做大青蛙,要好過在大池塘裡做小青蛙。可奇怪的是,在我從小長大的環境裡,人人都是寧做牛後,不做雞首:寧願在資優班裡做墊底的學生,也不要在普通班裡做前三名;寧願在名校裡做差生,也不要在普通大學裡做好學生;寧願在大公司裡當螺絲釘,也不要在小公司裡做骨幹;就拿升學這件事來說,多少家長玩命似地要把孩子送進重點學校,大學選志願,寧可選冷門專業,也一定要去一所好學校;畢業找工作更是如此,在國企、事業單位、銀行裡上班是父母心中理想的工作,哪怕你去銀行當個櫃員、坐在國企的辦公室裡蓋章,他們也覺得是絕好的工作。

想當牛後、做大池塘裡的小青蛙有問題嗎?當然沒有!就拿名校這件事來說,一些研究表明,全球排名前十的大學裡產生的終身教授的人數約為排名前二十大學的三倍,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擁有一個精英學者的社會網路,能夠吸引更多精英彙聚於此。

對於少數族裔和低收入家庭學生來說,「大池塘」可能是一個更有利的選擇,因為他們可以獲得更多資源、建立更廣的聯繫。這些都是大池塘的優勢。但科恩不喜歡大池塘,他更喜歡在小池塘裡自由自在地優游。科恩申請博士時,曾拿到了柏克萊大學的錄取,並且給的是全額獎學金。但他後來選擇了第二志願,也就是現在就讀的學校,也是全額獎學金。

聊起這件事,我真的是非常不解。「柏克萊到底哪裡不好?讓你放棄了它?」我開玩笑問科恩。「柏克萊非常好,對有志於從事研究工作的人來說,那裡是天堂。放棄它我也很不捨,但這確實是我經過再三認真考慮、和父母商量後的決定。」

「為什麼?」

「因為在大池塘裡做一條小魚不僅會很累,還有可能會斷送我喜歡的科研之路。」

前半句我相信,和全世界最聰明的人在一起競爭,不累是假的。但後半句,怎麼可能?按理來說,越好的學校有越好的資源,名師、先進的設備、充足的專案資金,難道不是嗎?我把自己的困惑告訴了科恩,科恩和我說了他姊姊的故事:

科恩的姊姊海莉年長他三歲,和科恩一樣非常聰明。高考那年,她收到了常春藤聯盟的哥倫比亞大學的錄取通知,在完成了第一年的通識課程後,她選擇攻讀醫學預科項目,這個項目是為將來成為醫生做準備的,數學、物理、生物、化學和有機化學都是必修課,課程難度非常大。海莉從小到大在當地一直是「別人家的孩子」,各個方面都很優秀,但到了哥大,她發現自己泯然眾人,因為哥大的天才實在太多。

更讓人絕望的是,無論她怎麼努力,她最好的成績只有B,有機化學這門課甚至差點不及格。看到有人輕鬆搞定這些課,或者更多人努力學學就能拿到不錯的成績,而她每天學到淩晨還差點不及格,海莉的自信和自尊徹底被摧毀了。她得了中度憂鬱,看了一年的心理醫生才穩住病情,但海莉再也沒有勇氣面對那些課程,最終她放棄了醫學預科專案,轉去讀了自己並不感興趣的商科。

「你知道嗎?」科恩說,「我看過一項調查統計,在美國,有超過一半的學生剛開始學的是科學、技術和數學這類科學項目,但很多學生在第一年或第二年就放棄了。在當代社會,獲得一個科學學位,對年輕人來說是最有價值的一種優勢,然而很多原本想要從事理工科領域的學生,最終都轉去讀了文科、商科。與理工科項目相比,這類專業的課程壓力沒那麼大。」

「在我選擇博士要去哪所學校讀時,我和海莉深聊過一次。雖然她畢業後工作不錯,但一直對沒能完成醫學預科的項目深覺遺憾。她說,如果當初去了那所在世界排名三十左右、不是常春藤高校的第二志願,也許和自己的實力更匹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自信,也許自己現在還在當醫生的道路上前進吧。」

我告訴科恩,選擇做小池塘裡的大青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在中國,很多家長、包括學生自己都不會允許這樣的選擇,它是沒上進心、沒自信心的體現。一所好學校、一份好工作的光環實在太大了,大到讓人們在選擇時會輕易忘記自己有可能無法承受之後的壓力。

「我覺得很多人寧願做大池塘裡的小青蛙,是出於面子考慮,因為圈子外的人們會鄙視『做小池塘裡的大青蛙』這種選擇。但認真考慮後做出這種選擇的人其實很有勇氣,他們知道自己適合什麼,知道自己能夠在那裡得到什麼,也知道什麼是幫助自己實現最終目標的手段,而不是為了面子。」科恩說。

社會學裡有個概念叫相對剝奪感,最早由美國學者S. A.斯托弗(S. A. Stouffer)提出,其後經R. K.默頓發展成了一種關於群體行為的理論。它是指當人們將自己的處境與某種標準或某種參照物相比較而發現自己處於劣勢時所產生的被剝奪感,這種感覺會產生消極情緒,可以表現為憤怒、怨恨或不滿。

簡單而言,相對剝奪是一種感覺,這感覺我們有權享有但並不擁有。舉個簡單的例子:你認為什麼樣的國家自殺率高?是那些居民宣稱自己過得很幸福的國家?如瑞士、丹麥、冰島、荷蘭、加拿大等;還是那些居民宣稱自己過得一點都不幸福的國家?如希臘、義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根據調研顯示,答案是那些居民宣稱幸福的國家。在一個大部分人都不開心的國家裡感到絕望,只要拿自己和週遭的人比,你就會發現原來情況並沒有那麼糟糕。

但是,假如你在一個每個人都過得很幸福的國家裡感到絕望,更有可能走上不歸路。就像拿理工科學位這件事,決定你是否可以拿到學位的關鍵,並不是你有多聰明,而是在你的班級中,你覺得自己和其他同學相比,你有多聰明。聽上去,相對剝奪感有點像「比爛」的意思,不要往上比,而是向下比。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會讓人覺得生活更容易些。有點這個意思。但它的本意不是讓人不求上進、安於現狀,而是在面臨某些重大選擇時,你不必非得往上攀爬,還有另一種選擇,是把自己放在某個合理的範圍中,拿自己「跟坐在同一條船上的人」比較。

在這樣一個相對優渥的環境裡,你對自己能力的認知更能塑造和鞏固你處理挑戰、完成艱鉅任務的意志,而這種意志是動機和信心的關鍵因素。從這個角度考慮,我非常能理解科恩做出放棄柏克萊的選擇。

科恩說:「人人都想去大池塘裡做小青蛙,我們總是談到大池塘裡的機會和優勢,但很少談到大池塘的負面影響。人應該對自己的優勢有一套『自主』定義,而不是一直用別人的或大眾的標準去衡量自己。說到底,我們最終都是在和自己較量。」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關鍵突破》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
歡迎「讚」一下我們的粉絲專頁,接收最新文章!
專案管理生活思維書摘

為您送上最適合專案管理人的書籍精選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