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程

考上PMP後的下一步(2) – 學套模擬工具吧

我在上一篇的文章最後提到說:取得PMP證照並不表示達到巔峰,僅表示踏到專業上的一個起點。 這是因為書裡的東西終究只是原則與公式,若要讓我們的老闆與上司覺得我們真的具備專案管理知識,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活用」這些知識在我們現有的專案中。 當然,這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要活用才行。 但很多人也確實有這樣的困擾:雖然知道專有名詞的定義,可是到底該怎麼跟實際專案連結呢? 又該怎麼展現自己專業知識呢? 對此,我在此會建議,當你考上PMP後,其實下一步最好是去學套PMIS。 這是讓你整合理論與實務CP值最高的一條途徑。 甚麼是PMIS PMIS是Project

該如何避開組織中的「螃蟹效應」?

以下文章是一目前在某硬體廠擔任PM讀友所寫的第二篇文章。 文中分享了他在自己專案中如何透過排程以進行專案優化的心得。 我要強調的是:優化並非只是微調微調工作時間或調整人力,更重要的,是要能看出風險,並以「能降低風險的方式」調整工作! 這其實是更為重要的PM技能! 他本身是RD出身,2012年間被公司拔擢為PM,那時候他來我們這邊上了一系列的專案管理課程。 這兩篇是他在經過兩年後的工作心得,提到專案管理的知識到底怎麼在實務上幫助了他! ------ 《本文開始》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如果把一隻螃蟹放在竹簍裏,它有可能爬出來,但是如果把很多隻螃

學會這個後,我創下了公司史上最快的量產紀錄

  以下文章是一位目前在某硬體廠擔任PM的讀友所寫。 文中分享了他跟客戶以及內部進行工作協調與模擬規劃的心得。 他本身是RD出身,2012年間被公司拔擢為PM,那時候他來我們這邊上了一系列的專案管理課程。 這篇是他在經過兩年後的工作心得,提到專案管理的知識到底怎麼在實務上幫助了他! ------ 正文開始 ------ 我自己在當RD時,每次見到公司內部的PM到處出差和客人開會談產品規格與時程,回來和老闆報告後就開始壓RD進度,心理總覺得「哇! PM 真是爽缺。永遠出一張嘴,然後就在旁邊納涼等著收卷。」 結果,等到自己做PM時,才知

交通誤點能給PM們的啟發

之前有段時間,因為捷運板南線還沒開通,所以我每天都搭台鐵從板橋搭火車到南港去上班。 雖然現在的狀況我已經有點不太清楚了,不過在那年代火車的準點率是很有提升的空間,每個禮拜總有幾天會碰到電車延遲到站。 隨著搭乘時間久了,慢慢發現台鐵的資訊看板似乎有個小模式。 車子到底會Delay多久的資訊,很少是很早就顯示在班次表上。 通常都是車子該到的前十分鐘內,才會突然顯示這班車會延遲五分鐘。 五分鐘不多嘛,所以看到這訊息時自己都會想「沒關係,才五分鐘,那就等一下吧。」

蒙地卡羅風險分析法是甚麼?

前兩週去工研院上Oracle Risk Analysis的操作應用課程,所以手邊在準備相關的素材。 邊準備就邊想到,蒙地卡羅風險分析是一個很多人聽過讀過,可是常搞不清楚是做什麼的玩意。 最起碼我自己每次講到PMBOK風險章節時,同學都會針對風險定量分析(Risk Quantitative Analysis)問很多問題。 所以就想到可以寫這麼一篇文章,來跟大家談談所謂蒙地卡羅風險分析法到底是在做甚麼。 不過,在一開頭,要先幫大家破除一個謬思。 因為很多人總以為這類風險分析軟體是能「自動」幫忙分析專案風險。 可惜,這是不可能的。

工程師,你真的該來學管理!

大家多半是因為管理或職場的文章認識我,但本人其實是100%的工程背景出身。說來有點小慚愧,敝人在下學歷是土木工程碩士,但我其實是到了大四才稍稍開始對「工程學」到底在幹嘛摸上了邊。在大四之前,系上的每門課對我來說,都像是加了不同調味的「數學大餐」:基礎力學就是邊畫向量箭頭邊算數學,土壤力學就是邊玩泥巴邊算數學,其他像是鋼筋混凝土、鋼結構就是邊查材料表格然後…你猜對了,還是算數學。相信很多工程科系的學生都知道我在說什麼,總之餐餐有數字,餐餐我都食不知味!

對於專案變更你所該知道的基本知識

達爾文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It is not the strongest of the species that survives, or the most intelligent, but the one most responsive to change.」 翻譯成中文意思是說:「能長期存活的生物它們未必最強壯、它們也未必最聰明,但它們肯定最有能力面對變動。」 在專案的世界中也是如此。 企劃能力最佳、技術力最強、資金最雄厚的團隊都可能失敗。 因為專案成功的要素不在「個別能力」的強弱,而在於團隊有沒有辦法透過管理機制「整合」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