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大腦》讀後心得:本書特色和帶給我的 3 個啟發

《第二大腦》讀後心得:本書特色和帶給我的 3 個啟發

你會不會被資訊爆炸所苦,似乎永遠追不上時代的腳步?想要找到思考和創造的新方法,並更有效地管理你的資訊生活嗎?今天我要分享這本由前阿里巴巴副總裁寫的書,將教你如何利用數位筆記工具,打造一個更好的知識管理系統,讓你可以更聰明地思考,更有智慧地生活。

這本書在說什麼?

《第二大腦》作者是涂子沛,他是前阿里巴巴的副總裁,現在是一位大數據思想家和科技作家,他以前寫過的書籍包含了《大數據》和《數據之巔》等,總銷量已經超過一百萬冊。在這本書中,他提出了一個稱為「第二大腦」的解決方案,用來應對我們現代人面對資訊爆炸的挑戰。

作者認為,所謂的「第二大腦」就像是我們天生大腦的一個「數位副本」,通過數位工具來記錄和備份大腦的思考過程,形成一個儲存在大腦外部的數位記憶體。這種管理和紀錄資訊的方式,通常是用數位筆記工具來實現,例如大家常聽我提過的 NotionEvernoteObsidian 以及我現在最常用的 Heptabase

在這本書中,作者用一款免費的筆記軟體工具「Logseq」(發音是 log-seek)作為範例,介紹了第二大腦的實踐方法。如果你本來就有在研究或使用相關的筆記工具,想要有效處理資訊、達成更好的思考、做出更聰明的決策,這本書就非常適合你來閱讀。我自己身為筆記軟體的重度使用者,這本書帶給我一些不同的啟發。
 

這本書的特色是什麼?

我認為這本書的特色就是它的「操作感很強」。

作者一開始用簡短的篇幅介紹了第二大腦的重要性。

他提到所有技術都是人的延伸。例如望遠鏡是眼睛的延伸,汽車是雙腳的延伸,飛機是翅膀的延伸。而從哲學意識上來說,人本身就是不完整的、殘缺的,要依賴於後天的彌補,該怎麼彌補呢?就是依靠工具和技術。而第二大腦就是我們原始大腦的延伸。當我們擁有一個數位工具,可乘載我們大腦的思考和記憶,我們就等於比別人多出了一個工具和技術可以使用。

然後,作者把大腦和筆記軟體做了一個很有趣的類比。

像是一則筆記內容的一段話,可能是 50~200 字的段落,在筆記軟體裡面就被稱為一個「區塊」(block),這就像是人類大腦的「神經元」一樣,可以當成是一個最小的知識元素。

而筆記軟體裡面的「標籤」(tag)則區分了很多不同的主題和狀態,這就像是人類大腦的「突觸」,我們可以想像成是神經元延伸出來的觸角,這個觸角又會連結到其他的神經元。這就像是一個主題底下,是由很多的知識元素組成的一樣。

接著,筆記軟體裡面的「頁面」(page),就像是人類身體的「反射區」,反射區負責的就是一些自動產生的反射動作,像是肚子飢餓的時候就會流口水,手被火燙到的時候就會縮回來。而筆記的頁面裡面,如果用標籤來進行篩選,就會看到特定的標籤主題下,有哪些已經寫過的筆記區塊,自動產生在這些頁面上,讓我們一次性的瀏覽和整理。

所以,作者透過這個大腦和筆記軟體的類比,教我們怎麼樣一步步建立起每一個元素。書中有大量的步驟和範例說明,對於「Logseq」筆記軟體的使用者來說,就像是有人手把手帶著你做筆記一樣。而且這本書還有一些偏「難」的部分,適合比較 hardcore 的使用者,像是搜尋筆記的程式語法、篩選筆記之間關係的關聯圖。

最後,這本書的操作方法,大部分也適用於其他同類型的筆記軟體,如果你正好煩惱要怎麼操作自己的筆記流程,你就可以參考作者的方法。

啟發一:最重要的是記憶力嗎?

接下來我想談一些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發。第一個是關於「記憶」的迷思。

作者提到,為什麼我們平常看過、聽過這麼多的資訊,卻都記不起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從有「印象」到「認識、理解和掌握」的道路是非常遙遠的,也是非常崎嶇的,而許多人不過就是這裡走走、那裡看看的漫遊者。因為自己懶散和缺乏毅力,永遠停留在「印象」附近,無法抵達真正的「認識和掌握」。

科學研究指出,如果要大腦牢牢記住,就必須對輸入的資訊進行深入分析,透過關注新的資訊並以系統和有意義的方式,跟自己已經牢牢記住的知識連結起來。而當我們不注意一個想法或體驗時,大腦的神經細胞會在幾秒鐘內失去興奮狀態,記憶就會從腦海中逃脫,只留下輕微淡薄的痕跡。

這段描述讓我產生了一個啟發。

我認為,任何標榜著「如何記得所有東西」的文章、影片或者任何形式的內容,都只是一種利用了人性弱點的標題檔。我們總是一廂情願抱著希望,總會遇到某一種神奇的方法,幫我們記住任何看過、聽過、學過的所有東西。

這種深怕自己錯過什麼、忘掉什麼的感覺,就是現代人常見的一種症狀:「對於知識的錯失恐懼症( FOMO)」。然而,這是一個嚴重的迷思,因為人們過度高估了記憶力。面對新知識的優先態度應該是:不要求記得,而是求理解。

真正將知識內化的人會明白:「不需要記得所有東西,而是儘管忘掉大部分的東西,需要的時候還是能夠即時取用。」也就是說,從第二大腦取用。我們不需要強求自己背誦數據和事實,而是透過理解和關聯來內化知識。重點在於思考和分析,而不是填鴨式的記憶。

像是許多企業現在強調員工的批判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而不是單純的知識記憶。學術界也有越來越多的教育者開始鼓勵學生理解和思考,而不是死板地背誦。

這就是「第二大腦」鼓勵我們要做的事情,不是死板地記錄資訊,而是把筆記當成一個「活生生的有機體」,是一種會成長、會連結、會產生新想法的工具。就像前面提到的譬喻,大腦的神經元、突觸、反射區,需要不斷的被活化、被提取、被使用,才能夠形成更有意義的記憶,讓我們能夠認識、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東西。

我們頭上的這顆大腦,能力非常有限,當它要汲取新的東西,它用的不是消防栓,而是吸管,必須一點一點地啜取。
 

啟發二:怎樣摘錄金句比較好?

很多讀者常會問我,看書的時候摘錄了很多書中的金句,之後要引用的時候該怎麼做比較好?

作者在書中寫道:「只有一種情況下我允許自己摘錄,那就是我們確實會碰到一些前人總結、書寫的人生至理、千古金句,它們非常經典,讀下來你一個字也不想改,也很難改。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夠毫無壓力、原汁原味地摘錄。」

然而,他也提醒到一個重點,在完成摘錄之後,我們還是要對細節進行思考,找出它和其他區塊的關聯,唯有如此,才能在建設我們第二大腦的過程中,同步完善我們的思考能力。如果只是「單純的摘錄行為」(也就是全文複製貼上),只是複製了前人的思想,是一種偷懶的行為,這樣打造的第二大腦,只會成為一個數位資料庫,而不是一個輔助我們思考的工具。

我也從這段話獲得了一個啟發,那就是「引用金句是實踐而習得的技能」。

像我自己過去兩年,經常使用卡片盒筆記法,其中有兩種筆記的類型。第一種「文獻筆記」的類型,是摘錄別人的想法;而第二種「永久筆記」的類型,是用自己的話寫下對想法和資訊的簡單解釋,而不是單純蒐集原文。

然而,我們是否要嚴格區分「文獻筆記」和「永久筆記」?

我認為不需要。

因為有的時候,來自原作者的金句已經太簡練、太精準、很難再進一步壓縮,甚至有些原文是富含詩意、極度優美的。

更好的方法或許是融合兩者:替每一段想引述的金句寫一段「開場介紹」,並根據當下的文章脈絡給出一個符合脈絡的「總結評論」,而不是沒頭沒尾地直接呈現一段金句原文。

例如,我們可以先簡介作者當時說出這句話的背景和脈絡,用我們自己的口吻重新描述(部分或全部都可以,視脈絡和篇幅而定),並且在引用之後添加有助於讀者理解的評論。

以我的個人經驗來說,引用金句是透過實踐而習得的技能,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而是要先開始才會變厲害。

啟發三:結論不是最重要的,過程才是

最後是關於「結論」的啟發。

小時候我們在學校,都會想要把所謂的「標準答案」記下來,因為這樣才可以考比較高分。結果到了長大之後,開始想學更多的知識、處理更多的資訊、撰寫更多的筆記的時候,卻把這種壞習慣帶了過來。我們覺得自己要記錄一堆的「重點結論」,好像看到了一個很厲害的結論,就覺得自己非得記下來不可。

我們可能記錄了一堆結論,像是「第二大腦可以幫助你掌握更多知識」,或者「第二大腦可以讓你有更好的職場表現」,這種描述的方式,就只是在講一個結論而已。我們乍聽之下好像覺得很有道理,覺得把這種結論記錄下來就夠了。偶爾會覺得「自我感覺良好」,好像自己儲存了很多知識一樣。

問題是,這些結論對我們有什麼幫助?我們知道這個結論是怎麼來的嗎?在什麼情況下,會產生這種結論?什麼情況不會?

作者在書中提醒我們,對於第二大腦的筆記態度應該是:「結論甚至都可以不記,但細節和前提卻不可以不記。這是因為,結論總是建立在瞭解細節的基礎之上的,如果我們掌握了細節,那從細節可以推導出結論。但如果我們只是知道一個結論,而不知道這個結論是怎麼來的,或者不知道基本的邏輯,那就等同於不知道這個結論。

所以我們必須明白,現在的網路和數位資訊爆炸,世界上根本不缺結論。也有一堆人只想著等答案,只想要別人直接告訴他結論,而根本忽略了一件事情:過程和細節,才是最有價值。也就是說,面對一個新的知識,我們必須帶入自己的背景情況、依據自己的資源、根據自己的故事,才能夠有更深入的討論,也才能夠有更全面的分析。要做到這種程度,推導出來的結論才是真正有用的。

而我認為,做筆記這件事情的本身,就是一種持續練習「推導過程」的行為。這個世界上有價值的不是到處可見的結論,而是我們身而為人,知道如何推導過程的能力。
 

後記:一個擁有第二大腦的明天

總結來說,《第二大腦》是一本包含了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書,對於「個人知識管理」這門學問有興趣的讀者,讀起來會覺得特別有意思。如果你剛好有在使用 「Logseq」筆記軟體,那這本書應該是目前市面上唯一講得這麼深入的了。

講到這邊,我猜有很多讀者會好奇,這本跟之前另外一本《打造第二大腦》有什麼差別?我認為《打造第二大腦》比較像是一本基礎入門書,它讓我們瞭解第二大腦的好處,然後分享了一些簡單好執行的流程,讓我們知道怎麼處理大量的資訊,擁有更好的專案管理和生活規畫技巧,這本書強調的是一種「工作流程」(workflow)的概念。

而《第二大腦》會更偏向於「個人知識管理」的實際操作方法,它的難度比較高一點,但是也講得更深,特別是針對軟體的操作,以及一些程式碼的應用方式。這本書更強調的是一種對於「知識」的處理態度,比較偏向是一本處理知識的「方法論」(methodology)的書。

最後,無論你是否對這兩本書有興趣,或者準備要起步,我們都可以思考一個作者所提出的問題:「一個高效的、有用的,能和你自己的第一大腦配合的第二大腦,可能需要你投入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精心打造。想像一下,如果在不遠的明天,如果人人都擁有一個這樣的第二大腦,而你沒有,那會怎麼樣呢?」


想知道更多關於閱讀的大小事嗎?也歡迎您聽聽我的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本文轉貼自:閱讀前哨站原文連結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