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洋 Joe Chang - 作者系列文章
張國洋 Joe Chang
Joe G+ ICON Joe LInkin ICON

現為識博管理顧問執行長,也在台灣百大上市櫃公司擔任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歷年客戶包含工研院、台積電、廣達、富智康、光寶集團、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中鼎工程、建國工程、台橡公司、大同公司、三陽工業、TVBS、特力屋集團、城邦集團、誠品集團等。 為了對抗雙魚座的感性,一直在努力強化理性思維與邏輯思考。 相信邏輯發展能解構任何事物,並讓我們找到合宜的人生策略與方向。

擴大你的專案視野

我在專案管理雜誌之前寫了八篇文章,談的都是PM的「成長途徑」。 在那些文章中,我有建議大家除了PMBOK中的知識外,也該學習一些其他的知識,包含以軟體排程分析、規劃控制、以及舉證的能力,此外歷史資料的累積,還有軟性技能的培養也很重要。

培養你的軟性技能

台灣的組織型態其實很有意思。 雖然以專案為主的公司所佔比例其實滿高,可是PM的權力卻普遍不高。 很多公司雖然嘗試走矩陣式的結構,可是卻多是Weak Matrix。 以至於於PM就算獲得了認證、具備充分的管理技能,往往也沒有主導整個專案走向的能力(與權力)。 也因此,除了考試或是學習硬技能以外,我們通常也會建議我們客戶的PM們該試著多學一些「軟性技能」。 可是學軟性技能,該學那些呢?

不要迷信單一方法

這系列一開始就提到,若要累積自我的價值,建議大家最值得投資的,是趕快學一套PMIS(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這東西若能學會,就能輕易地做專案的「兵棋推演」,以增加自己在規劃、舉證、分析變動的影響、說服專案利害關係人、以及掌握整體局勢。

歷史資料 - PM存活的關鍵 (下)

這是我與Bryan為何能參與不同產業專案的原因。 因為當你能跟對方PM或是技術團隊把整個專案全貌展開後...

歷史資料 PM存活的關鍵 (上)

上一期提到一個能綜觀全覽的Schedule以及歷史資料是PM彌補自身技術經驗不足的重要依靠。 這兩個武器對從事顧問業的我而言,更是關鍵。 在一些大型的導入案中,我會跟客戶PM一起去帶案子,以便能在過程中協助辨識出瓶頸、並找出最合適客戶的管理流程。

專案經理的兩大武器

上次跟大家講到考完PMP後第一個該學的東西,是去熟悉一套PMIS。 學這東西有兩個好處。 首先,這讓你能更快掌握大局,另一方面它也提升你在預估、規劃、以及面臨變動時的反應能力。 所以這是任何有心想往專案管理繼續精進的朋友,首先該掌握的實務技能。

改革要成功,你該先搞定這三件事

我們是商業顧問,所以不可避免常常會有人來找我們諮詢管理問題、請我們去上課、或是協助內部改革。 多年的觀察下來,我的結論是:任何改革要成功,其實有幾個關鍵的前置準備。 換言之,講師與顧問不是魔法師,在你的組織還沒有準備好之前,外部顧問其實幾乎不會產生甚麼決定性的作為。 但甚麼是該事先準備呢? 我覺得有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