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知識

一杯水的故事 - 傾聽的層次

很多年前我在一家外商科技公司擔任業務工作。有一次拜訪客戶回來之後我老闆問我:「你剛剛跟客戶開會的時候,喝了幾杯水?」我被問得莫名其妙,想說這什麼問題呀?一時還真的答不出來,只好憑印象說:「我講得很認真啊!大概喝了 3 杯水吧!」(那種杯子大家應該不陌生,就是一般公司給訪客使用,容量大約 200 毫升的那種)

《創造對話》讀後心得:進行重要對話的三個方法

每個人都會說話,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擅長「對話」。理想的對話可以跟人交心、消弭對立,失敗的對話則會造成衝突、橫生誤解。面對來自不同背景、抱持不同立場的人們,既然找不到共通點,又該如何溝通呢?

談判的收尾策略,如何在談判最後有一個成功的收尾 ?

之前談過出牌及讓步,這篇談收尾。如果你是賣車的業務,有個客戶決定要買某款車了,和你進入到議價的階段。於是你立刻提出要送這位客戶市價大約2仟元的某個汽車配件。對方笑笑的說謝謝,收下來了。你送客戶的這2仟元免費配件,雖然對方一定開心,但是對於守住你的價格底線,幫助其實不大。在客戶微笑說謝謝的同時,這2仟元的價值當場歸零。那應該怎麼做呢?我等一下再回答這個問題。先說明談判如何收尾才能漂亮,才能皆大歡喜的原理。

談判協商時,要避免的七個錯誤

基督教有所謂的七宗罪,分別是:傲慢、貪婪、色慾、嫉妒、暴食、憤怒以及怠惰。所以特別強調這七項,是因為這七種罪惡能夠直接形成其他不道德的行為或習慣。談判中也有七個最基本的錯誤,犯了這七個錯誤中的任何一個,就會使得談判這個可以讓彼此生活變得更美好的神奇工具,不能發揮他美好的效果。

主管與部屬的職場溝通,容易陷入「死人原則」?正向的溝通才能帶來改變

管理有不同的詮釋角度,但共同的核心都是:經由管理者行為,讓團隊成員產生符合績效目標的行為改變。換句話說,傑出管理者的關鍵能力,就是能以最有效的方式,讓團隊成員產生組織所需要的行為。這裡所謂的「有效」,最直白來說,就是「話少改變大」。但偏偏我們看到很多主管講了一大堆,效果卻一點點。為了提昇這方面的成效,這篇就來談「死人原則」和「正向的行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