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持續建構並有效累積個人知識體系?

如何持續建構並有效累積個人知識體系?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

對大家來說,建立一個個人知識庫的意義是什麼?一方面是看到有用的資料想要收集下來,但另外一方面,根據我採訪多位善於進行筆記或資料整理的朋友,都有一個共通的概念是:「收集自己的經驗」。

無論是研究思考過的議題,或是工作日誌般的流水帳,自己的經驗最寶貴,而且獨一無二,如果能夠好好的保留與整理,就會讓未來的工作有所本,或是直接取用之前經驗的範本,或是參考之前經驗的錯誤與成功處,就算不是多厲害或多成功的經驗,但對自己的幫助是任何其他地方收集來的資料無法比擬的。

不同需求的知識體系,建立方法也有不同,但如果當我們建立個人知識體系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工作、生活更有生產力,那麼或許除了研究型的整理資料方法,我們可以有不同的設計邏輯。

在「高效人生商學院 EP.013|如何建構並累積自己的知識體系?」 的Podcast 節目中 ,我和照胤丞老師就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些辯證討論。下面這篇文章同樣不是逐字稿,而是那次討論後,我自己重新消化整理的重點分享。

3 種學習方式,建構個人知識體系

所謂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應該怎麼定義呢?趙胤丞老師提出了一個很棒的說法:我們要建構的不是別人資料的整理,而是建立屬於自己的絕招一個知識庫如果有用,不是因為裡面的知識整理得很完整,不是紀錄了多少別人的重點,而是累積了多少屬於自己的特殊招式。

什麼是這裡說的特殊招式呢?我的理解是自己解決一個任務的特殊經驗,自己理解一種現象的個人詮釋,自己做好一件自己可以做得比別人好的事情的特殊流程與方法。

如果從這樣的定義出發,我們要如何建構並累積自己的知識體系呢?在我和胤丞老師的討論中,總結中三種學習的方式。

1. 問題式學習:建立屬於自己的解決問題系統

無論是工作、生活中的學習,還是為了撰寫部落格文章而需要的資料收集,亦或單純的閱讀上課學習, Esor 提到他都有一個共同的方法:從解決問題的角度來建立知識體系,不追流行主題、書籍、知識,但從自己真實具體的問題點出發

例如因為遇到一個全新專案,為了預判這個專案可能遇到什麼問題,或者真的需要解決某些我不熟悉的新問題。這時候我會從這些疑惑點出發開始去找資料學習,這時候我建立的筆記往往不是讀書筆記,而是一個新專案的筆記,在新專案筆記中把我學習的內容整理成我解決專案問題過程的筆記。就算有些經典著作會整理成讀書筆記,但也會往專案、任務的解決過程去連結。

在我的筆記系統中很少有單純某一個知識主題的筆記,或者也很少有單純建立一個知識系統的筆記,但有的是一個一個具體任務與問題解決流程的筆記。如果某個問題在我的人生中還未發生,我不一定會讓自己去追逐那些流行知識。

於是在我的個人知識體系中,是解決問題的筆記,多於單純的知識、資料筆記,但是在運用的時候,我常常能夠過具體的問題找回我需要的經驗、知識與之前讀過而有用的參考資料。

2. 專案式學習:為一個專案進行深度知識補足

胤丞老師在企業內有非常大量的課程邀約,於是也有大量備課需求,所以他提到會針對某一個備課專案,設定一個關鍵字到書城搜尋,把各種相關書籍進行追蹤,然後快速消化閱讀,補足自己針對這個主題專案的知識,但關鍵還是在於最後要產生的是屬於自己完成備課專案需要的知識,而不是要去整理那些書籍。

在這裡胤丞老師提到了如何快速理清一個專案需要的知識架構的三個步驟:

(1) 第一步,快速釐清這個領域有哪些常見元素存在?有哪些常見問題?先快速了解一個領域的這些基本元素、基本問題,就能幫自己建立這個專案主題的知識骨架。(所以胤丞老師會去追蹤與快速閱讀這個專案相關的書籍系列。)

(2) 第二步,了解這些知識元素之間的連結關係與邏輯關係,看看能否展開這個專案知識主題的整個知識流程,並發現哪些關鍵流程需要補足知識,補上這些漏洞。

(3) 第三步:試試看把前面自己建立的知識流程,運用在自己的專案上,並加上自己在真實世界中的變化。

透過這樣三個步驟,關鍵在於不是整理那所有的學習資料,而是能夠導向第三步的真實運用,並且在真實運用後,讓這個知識架構變成自己可以使用的個人知識體系。

胤丞老師也提到如何不要在第一、第二步滯留太多時間,而無法進入第三步。可以先把自己想讀的書籍準備好,但不一定要馬上讀,而是專案真的遇到問題時,再去書中找答案來閱讀書中其實包含了很多其他專家實踐後的方法,我們不一定要完全照做,但起碼可以在自己遇到問題時,知道有這種解決辦法,於是快速發展出自己的做法。

所謂知識體系,就是能夠解決自己目前目標、專案、問題的體系。

3. 運用式學習:才會成為自己真正的知識

重點不是我的資料庫有很多知識,而是我可以在需要解決一個任務問題時有幾個絕招可以靈活運用,這才是真正自己的知識。

我們要建構的知識體系,應該是要產生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絕招,自己可以靈活運用的知識。要變成我們的知識,跟整理分類無關,也跟怎麼整理重點無關,而是跟我們真正有運用有關。

這時候可能不需要太複雜分類整理,也不是要找到更多的資料,而是能夠把資料拿出來在我們真實的專案、任務、問題中使用,於是可以改寫成我自己真正的經驗。

如何避免失去發散閱讀可以獲得的創意、靈感?

但是如果都像前面這樣主題式學習、閱讀,會不會害怕沒有廣泛閱讀,而漏掉某些創意與靈感?會不會因此漏掉某些可能有效的資料呢?如果一直看同一個領域的東西,會不會自己的視野被侷限?

胤丞老師說他自己有一個解套方法,除了前面自己專案需要、自己興趣相關的書外,他會每個月挑個一兩本其他朋友推薦,但自己很少接觸的領域的書籍,然後花一些休閒時間來讀讀看。

而胤丞老師發現,這樣的閱讀也確實會對自己正在進行的專案有幫助,即使他們是不同領域的內容,因為很多方法是在不同領域之間互通的。不過重點在於比例,我們可以分配一些發散式閱讀的時間比例,但不是大多數時間都在分散式的學習。

Esor 則認為跟著自己遇到的問題一個一個去學習與解決,每一個問題解決過程都會不斷發現新問題,就會不斷獲得新知識。例如深入研究一個專案時,就會發現架構上我的不足之處。當我實際運用時,一定發現知識需要變化之處,於是如果應付這些變化,這時候知識就會適當的發散擴充。

更進一步,其實建構與累積知識體系的過程,不一定是在一般意義的學習上(例如閱讀書籍、上課、讀相關資料),如果我們心中隨時帶著需要解決一個專案、任務的特定問題意識,其實就算看著電視廣告、網路新聞,都可能獲得很多新的啟發,這其實就是一種有效的發散但又聚焦的建構知識體系的方式。

我們真正需要在意的不是怕自己漏掉什麼資訊,或者說,如果我們害怕自己漏掉什麼有用的資訊,那麼有效的做法不是再去找更多資料,而是:

「建立自己具體的問題意識」

只要帶著自己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其實工作、生活中任何地方都有可用的資訊,這才是我們不漏掉有效資料的好方法。

難道不能只是愛學習?建立有興趣的知識體系嗎?

雖然前面強調我們不是要證明給別人看說我自己愛看書,而是要解決自己的問題。但是難道不能就只是愛學習、愛看書,一定要這麼功利嗎?

當然可以,這就是我們目標設定的問題,也關乎你所謂的知識體系是什麼意思?只要我們確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建構什麼知識,那麼其實可以有不同的做法。讀書目的是要解決問題?還是要休閒放鬆?還是要秀給別人看呢?我們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

不過有一點還是共通的,那就是即使是休閒式的、感興趣的知識學習,如果還是希望能讓這些學習變成自己可以信手捻來的內容,那麼「建立自己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考流程」還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應該從各種故事或實例上看到大師們廣泛閱讀各種書籍,最後可以信手拈來,讓人心生嚮往。你覺得大師會什麼可以這樣做到呢?難道式他們很會整理資料嗎?我的理解是,那是因為大師「有自己一套理解世界與解決問題的思考流程」,所以任何書籍到大師們的手上才能被輕鬆閱讀、互相連結、記住並拿出來使用。我們真正要建構是自己那套思考流程,而非多少數量的學習。

或者說,我們要一邊學習一邊建構自己理解世界的思考流程,而不是一直在整理他人的知識,這樣我們才會愈讀愈快、愈學愈好。

雖然目標不同,但建構解決問題的流程,還是建構知識體系不可或缺的一環。

原文轉貼自:電腦玩物原文網址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