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PM入門

九種「特殊思考模型」的工具與範本,想通難題的有效輔助

我們通常都聽過用「心智圖」等工具可以幫助構思,但如果你有實作一段時間,你可能會發現並不是從中心點會畫延伸線就好,更重要的是背後的「思考方法」,也就是我在「心智圖方法教學我的真實經驗版,發散到收納複雜思考的9步驟」一文中所要說的。有了「思考模型」,才能去善用工具。有了「思考模型」,也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時,更快想通難題的前面幾個關卡,因為,你會開始知道怎麼去想更有效。 「思考模型」則有很多變化,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思考流程,不同問題會有不同思考套路。

KPI到底是績效關鍵還是績效毒藥— 從PM的角度來看

我在工程師/QA測試人員/行銷/業務/客服之間,看過或聽過的KPI造成之各種光怪陸離現象,錯誤的績效衡量指標,錯誤的誘因,加上被KPI逼急了的人,會核爆出怎麼樣不可預料的酷斯拉?同時也想討論,難道我們就不要KPI嗎?或是到底要怎麼設定與使用KPI呢?

敏捷需求探索 : 如何尋找目標客戶

在敏捷需求探索工作坊中,另一個困擾大家的問題,就是要如何挑選客戶。一開始時,大家野心很大,認為自己的產品應該可以賣遍天下,但真的是是這樣嗎?讓我們看下去吧!

讓腦力激盪法有效!用 Candor 頭腦風暴免費線上工具激發靈感

「頭腦風暴會議」由美國廣告人亞歷克斯首創,他希望能透過與會者拚命丟出想法,追求點子數量的最大化,最後才來做想法的建設性整合。這看似美妙的會議方法,卻讓有些人叫苦連天,因為過程偶爾會變得會議超時,非常漫長。為什麼頭腦風暴有時無效?

一張圖告訴你,為何只努力一半的人,比完全不努力的人還要哀怨!

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維框架,透過不斷地觀察世界,不斷地學習,讓這個框架逐步完備,才是讓我們智識增長的秘方。我很慶幸當年選擇了專案管理這條路,幫助我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思維框架。這框架用在企業管理就是「專案管理生活思維」,框架用在職場與人際關係就成了今天的「大人學」,背後的原理其實是差不多的!

你需要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這篇是針對「PM的成長途徑」所發表的第十篇文章。 到此為止,我提出的建議包含從熟讀專案管理知識、培養工具應用及動態排程能力、歷史資料累積、軟實力的培養,還有專案經歷的增加等事項。 最後這一篇,則建議大家若想要在專案管理這領域走得久,你不能只靠自己奮鬥。 並不是只要自己懂很多知識、念很多書、考很多證照,就能在這領域闖出一片天。 因為管理的效果,其實必須得是一種「眾人的共識」。 唯有很多人理解管理手法,用相同的方式行事,價值才會倍增。

擴大你的專案視野

我在專案管理雜誌之前寫了八篇文章,談的都是PM的「成長途徑」。 在那些文章中,我有建議大家除了PMBOK中的知識外,也該學習一些其他的知識,包含以軟體排程分析、規劃控制、以及舉證的能力,此外歷史資料的累積,還有軟性技能的培養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