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專案中的「決策錯誤後悔厭惡」:如何克服因為擔心決策失敗而什麼都不敢做的心理障礙?

我這朋友平常做事都蠻謹慎的,這次想換車也不例外,他害怕買錯廠牌、害怕買錯規格、害怕買貴了、害怕未享受先折舊的損失,說到底就是「害怕以後會後悔」,因此研究一做再做,決策一延再延。買台兩三百萬的好車準備開個十年,這樣小心翼翼的決策方式沒什麼不好,愈晚下決策,通常也的確愈能買到更好更便宜的車款,不過,不管你任何時候做決策,決策之後的未來,肯定還是會有更好更經濟實惠的選擇,尤其是電動車這種技術和市場都在突飛猛進中的新產品。然而專案管理中的決策,卻萬萬不可如此。

以文字力量具體實踐你的計畫(二):也能有手寫的行動筆記嗎?

上一篇《以文字力量具體實踐你的計畫(一):如何寫出第一個電子行動筆記》中介紹如何在數位科技產品上寫電子筆記,那麼一定要使用3C電子產品來寫筆記嗎?當然也可以使用紙筆的手寫方式來做筆記,只是兩者之間的表現目的是有些不同的。本文要針對坐在辦公室內的上班族,或者是知識工作者,介紹一套「聚焦並專注於行動」手寫筆記的方法。

以文字力量具體實踐你的計畫(一):如何寫出第一個行動筆記

人腦並非電腦,不可能完全有條不紊並機械化處理所有的事情,更何況一個人每天所需要決策判斷以及記憶思考的事情千絲萬縷,因此犯錯在所難免。然而這些錯誤除了會讓工作進度延宕而導致績效不佳,另外更嚴重的是會影響個人的情緒,負面情緒容易使我們做出錯誤的決策判斷,甚至是破壞人際關係。坊間有許多歸類在時間管理範疇內的理論,教導各種制定計劃執行與規劃時間的方法,其中寫筆記是最普遍常見的一種工具。

善用use case及流程圖匡列專案範疇

專案執行過程最為人詬病的問題,就是用戶或sponsor持續追加需求,導致範疇不斷變更、膨脹。變更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情況是專案初期PM就無法明確定義範疇,也沒有讓團隊成員、用戶及sponsor都充分理解專案執行的邊界在哪裡,當邊界模糊,對於新增的需求自然也缺乏約束力,無法排除在專案之外。在《專案管理知識體系指南》中,雖然有定義專案初始階段的任務,包含確認專案範疇、展開WBS...等,但如何有效界定範疇、用何種圖表來呈現,就需要靠PM自己想辦法。

讀《彈性習慣》:最簡單的目標,其實最有效!

最近我聽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有一個女生透過上健身房養成運動的習慣,某天她在教練的指導下本來要做12個伏地挺身,前幾次還能做滿的她,這一天卻連6下都做不到,她感到十分氣餒。是意志力不夠堅強嗎?還是飲食跟睡眠沒有調整好呢?如果越做越退步,還要維持這個習慣嗎?故事的謎底到文章最後再揭曉,我們先來談談「建立習慣」這件事。

別讓專案吹破了牛皮!如何及早避免專案中的潛藏危機?

有些時候專案失敗並非刻意隱藏事實導致問題爆發,而是當下的時空背景會讓人忽略了一些星星之火,倘若專案正巧處在一個危險平衡的狀態下,那麼任何一點點失誤可能就產生牽一髮動全身的影響。不過,專案執行的過程中,確實有些舉動可以避免日後出現重大問題。

想做好工作上的時間管理,先試著建立起5個「工作整理系統」吧!

如果只是處理眼前的東西,那麼當新的東西出現後,因為沒有系統,東西沒有決定他們應該擺放的位置,於是就會繼續累積多餘的東西,更多東西開始回覆更多雜亂,最後只好又在混亂中重新整理一次,日復一日。但是如果我們有建立『一套整理系統』,就可以很大程度避免恢復混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