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PM入門

定位

有玩遊戲的,大概都知道台片這東西。 我自己是有一長段時間沒玩遊戲了,而前兩天因為一些事情突然告了一個段落;一下子不知道晚上多出來的時間該幹嘛,所以想說或許去找台甚麼主機回來。 去了住家附近的小賣店,看到一堆人在翻著目錄買著各類盜版片,PS、Xbox360、Wii都有,一下子場面還真有點震撼。 沒想到原來不管哪一時期的主機,改機都一樣存在、而盜版也還是一樣熱賣。 當然,說穿了台片這東西其實也沒這麼太特別的,從之前玩Sature、PS1的時代就一直有了。 甚至也不用說遊戲,電影或是動畫隨便P2P上也很簡單就可以找到一堆盜版的來源。 但我這篇文章倒不是要

專案經理一定要有的 5 個基本特質+加分特質一次看!(上)

前陣子有人問到「做為一個專案經理到底應該具備甚麼樣的條件?」。 這雖然不是甚麼奇怪的問題,甚至可算是個非常平常的問題,但老實說還著實讓我煩惱了一陣子。 問題並不很難回答,而是在此之前我其實一直沒有認真歸納過這議題,甚至連我自己一直也只有個模模糊糊的概念。 也因為連我自己都只有個模模糊糊的概念,這導致之前我在協助找專案經理時,人資主管問起我到底關注哪些條件時,我只是非常抽象且含糊的跟她說:「呃…我想找內心有光芒的人哩」。 她又問:「需要考過PMP之類的專案認證嗎?」 我說:「倒也沒這麼需要,就算沒有只要有光芒我也可以培養的起來。 最怕的

看看別人賺多少? Schedule的市場又如何?

前兩日Bryan寫到關於目前專案管理哪裡最熱:四大海外就業市場調查,我想也趁這機會談談Scheduler這角色的市場概況。 台灣大部分的人可能對於這樣的角色比較陌生,但在國外的大型案子、或甚至專案管理較成熟的公司中其實是一個常見的角色,負責的工作主要在於協助專案經理控制時程。 控制時程講起來只是一句話,但更Detail的說法是協助PM把專案規劃拆解、並建置在專案管理系統上。 同時需要主動收集專案的進度、了解超前或是落後的原因,把狀況反應在系統上、並定期監控時程的變化、提出警示、或製作各類的分析報告讓專案經理(及其他Stakeholders)知道目前

專案經理一定要有的 5 個基本特質+加分特質一次看!(中)

前文提到有人問我到:「一個專案經理到底應該具備甚麼樣的條件?」。 我思考後歸納了所謂三大方向、十二要點的條件。 為了讓大家閱讀順利,這十二要點在此再一次列出如下:  上集呢寫了老半天,但也只寫完專案經理「一定要有的特質」中第一項條件,也就是「態度」的部分。 這篇則接續來談後面的幾項條件吧!

專案理一定要有的 5 個基本特質+加分特質一次看!(下)

上次終於把我認為做為一個專案負責人「一定要有的」五項特質寫完了,這次則將接續「最好要有的特質」說明下去。 那一樣,為了讓大家閱讀順利,剩下的七項要點再一次列出如下: 第二部分,專案負責人「最好要有的特質」 所謂「最好要有的特質」指的是說:如果一個人馬上要進入專案並做為該專案領導者的話,那這邊列的四項特質就最好要備齊。 雖然沒有也是可以做,但相對就會比較辛苦了!    

為何..專案管理是一種生活思維?

有人常問我,部落格的標題:「專案管理生活思維」到底是甚麼意思。 這標題其實涉及我最早開設部落格的原始理念。 我一直就想寫些跟專案管理相關的東西,但又不想只是很學術性的寫些公式或是技術。 一來公式與技術大家在教科書都找得到,已經一堆人寫了,也不差多我一人。 更重要的是,這些書上找的到東西卻不表示人人會用,很多人讀書只是為了考試,讀完也就放在一邊了。 以致於一些人還誤以為理論跟實際是兩條平行線。 「平行線」這思維其實最讓我困惑。 我自己有開些專案管理的課程,常碰到一些企業班的基層同仁其實「很輕藐」管理知識。 他們要不以為理論是無法跟實

歷史是一面鏡子

說起來,其中一項因為長大而痛苦的事情,恐怕就是生活中開始出現很多冠冕堂皇、可是自己常常全然不知其義的字眼。 比方說「願景」就是這麼一個字。 這字出現的很氾濫、甚至太氾濫了。 一堆文章老寫著願景願景的,看起來激勵十足,可是實際上有用嗎? 可以吃嗎? 或其實..只是個騙人的東西吧? 確實,這字有越用越空洞的傾向;但回歸本質而言,這其實還是個很有意思的詞。 一些雜七雜八的定義就不說了,最少我自己曾經看過一個對於願景這兩個字最簡潔有力的定義是這樣的:「居於現在,立足過去,放眼未來」。 你若仔細去思考,這三句話其實很有意思。 以白話來說,就是「基於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