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重文輕武、重武輕文 - 專案與業務該重視誰的爭議

之前版上有朋友提問:「到底公司應該重視PM的意見?重視業務的意見?甚至該重視技術部門的意見?」 我們部落格一直有個好處,就是所有網友都很熱情,每次問題一丟出來,大家都會努力從各種角度給當事人不同的意見。 不過在這議題上,大家的觀點都不太相同;對於權力到底該集中在哪個部門上,倒沒有統一的結論。 事實上,這問題我常被人問到,也常常被考倒。 為何會說被考倒呢? 因為每次別人問我,我的答案都是:「其實我也不知道耶。 這應該沒有標準答案吧? 應該關乎你公司的方向而定!」 哈,這回答很爛嗎? 但老實說,這可不是爛答案;這樣回答也不是逃避問題。 反而是我「

「物理嫉妒(Physics Envy)」

最近在iPad的iTunes U上看了這場演講。 我覺得很精采! 所以想在此分享給各位。 演講者名叫Andrew Lo,是一個Finance的教授、也是MIT Sloan School的Management Director。 他演講的主題是Physics Envy(物理忌妒)。 可能得要先說明一下,到底「物理忌妒」是啥。 所謂「物理忌妒」,指的是在很多專業領域中,大家認為其中的理論最終應該要像物理學一樣,能透過數學模型的方式加以解釋或呈現。 最完美的,希望要像牛頓定律那種,靠簡單的數字與模型來「標準化某些反應」。

向上管理的五個原則

周六上課有朋友提到,向上管理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剛好最近我在寫這篇,就趕快趁著周日寫完並分享出來。 這裡我將提供大家五個原則。 若你能把這些原則放在心裡,應該將能大幅提升你與主管的關係。 更好的事情在於,這些原則其實不難。 大部分人不執行往往只是因為他們沒認真想過這幾個要點罷了。 所以算是一個非常80/20的管理概念 – 花些小力氣,卻能得到不錯的效用!  

「只溶你口,不溶你手」的管理哲學

上週在客戶那邊開了個長長的會,有多長?大概可以把「魔戒三部曲」看過一遍那麼長。內容也跟精靈族的咒語一樣深奧,基本上就是關於PMIS(專案管理資訊系統)和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之間的整合。不過今天不是要來談這嚇人的技術問題(這些know-how我可是要收錢的!my precious!),而是在會議中有段激烈的討論,牽涉到管理的哲學和心理問題,因此想跟各位分享一下。

白馬非馬,專案經理非經理?談「小PM」的定位

上週一個人走在路上,突然有人從背後拍我肩膀:「嘿!姚經理,好久不見啊!」回頭一看,是多年前的一位老同事,離職後就再也沒有碰面,當下隨意寒暄幾句,沒什麼特別,只是很久沒被叫「經理」了,讓我小有感觸。其實,當年我真正的職稱是「專案經理」,因為我上面還有個「專案總監」,也就是所謂的大PM,我的職權其實很有限,主要就是一個協調者的角色,連員工請假和一千元以上的零用金我都不能批,所以我那時認為「專案經理」應該不能算經理,跟公司其他部門經理在權責上還是有所區別的,但當時的同事各個都是有禮貌的好青年,大家「經理、經理」叫個不停,我體察他們一片赤誠,也就順勢把這頂高帽給

孔雀與專案經理

「孔雀」會讓你想到什麼?孔雀開屏還是孔雀餅乾?不管想到什麼,應該不會跟「專案經理」扯上邊吧!最近在一個國外的部落格看到一篇專訪,題目就是「孔雀與專案經理」。專訪的對象是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澳洲南昆士蘭大學)的一位管理學教授Jonathan Whitty(叫他小白好了)。他有時會在PMI的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發表文章,談的多半是專案管理中組織文化的議題。這次他以「進化論」的觀點來探討專案經理的生存之道。訪談雖然是英文,但他說話還挺清楚的,大家不妨自己聽聽看。

白忙一場

週末去河堤公園跑步,休息的時候遇到一對父女,小女孩正在講故事給爸爸聽,我坐在附近也忍不住偷聽了一下,這故事其實還挺有哲理的: 話說森林裡有隻狐狸發現一座充滿食物的葡萄園,就千方百計想要溜進去。但是葡萄園的圍籬很密,狐狸鑽不進去,聰明的牠便努力節食,三天不吃不喝,終於瘦身成功,便鑽進去大快朵頤一番。結果,因為吃太飽,變成一隻胖狐狸,就困在裡面出不來了!然後只好繼續不吃不喝,直到瘦回皮包骨後,才倉皇逃出葡萄園。 這可以說是個「忙來忙去一場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