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拯救失控專案:談管理機制導入前必要的診斷

某天其他部門的同事跑來詢問我 : 「聽說你們的專案執行得不錯,可以給我們WBS參考嗎?」起初我有點一頭霧水,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主管的指示,要他們前來取經,而且特別指名要看WBS。據我所知,他們的專案範疇大、協作單位多,一直以來是個燙手山芋,卻又是公司轉型階段不得不執行的任務。雖然和我之前的專案有些相似之處,但畢竟團隊不同,產品的屬性也有差異,想用同一招打天下頗有難度,於是我開始思考,專案管理強調的Lessons Learned ( 經驗傳承 ) 精神,要如何落實? 

如何讓筆記本不是散亂流水帳?先專案、改任務、後行動清單

「如何讓筆記本不是散亂流水帳?」這是一個常常有人在電腦玩物相關文章或課程中詢問我的問題:「為什麼我的筆記本常常一頁一頁一直寫下去,久了就開始變得雜亂無章?寫下的內容找不到、易漏掉?」這個問題其實不是筆記整理的問題,而是時間管理的問題。

專案成果的爛品質到底是怎麼形成的?正本清源的解決之道又是什麼?

我們知道,任何專案,最終都有一定的成果得產出,而這些成果必須符合一定的品質標準。有些成果的品質要求較寬鬆,有些則必須極為嚴苛,沒有一點商量的餘地,像與人身安全相關的品質要求就是一例。照道理,軟體有品質瑕疵是不該被放行出貨的,不論是看得見的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還是看不見的內部程式碼的瑕疵都一樣。然而,實際的商業運作情況,卻不是這樣。為什麼會這樣呢?

來自 Google 生產力專家免費電子書的 5 個時間管理技巧建議

Google 最近分享了一份免費電子書檔案,任何人都可免費下載。這份 PDF 電子書由 Google 的執行生產力顧問 Laura Mae Martin 撰寫,整理她多年來協助 Google 員工提升工作生產力所發展出的幾個有效技巧。這份指南並非是 Google 工具的操作教學,而是針對時間管理、目標規劃,乃至郵件處理、會議設定的通用工作建議。

專案中的「決策錯誤後悔厭惡」:如何克服因為擔心決策失敗而什麼都不敢做的心理障礙?

我這朋友平常做事都蠻謹慎的,這次想換車也不例外,他害怕買錯廠牌、害怕買錯規格、害怕買貴了、害怕未享受先折舊的損失,說到底就是「害怕以後會後悔」,因此研究一做再做,決策一延再延。買台兩三百萬的好車準備開個十年,這樣小心翼翼的決策方式沒什麼不好,愈晚下決策,通常也的確愈能買到更好更便宜的車款,不過,不管你任何時候做決策,決策之後的未來,肯定還是會有更好更經濟實惠的選擇,尤其是電動車這種技術和市場都在突飛猛進中的新產品。然而專案管理中的決策,卻萬萬不可如此。

以文字力量具體實踐你的計畫(二):也能有手寫的行動筆記嗎?

上一篇《以文字力量具體實踐你的計畫(一):如何寫出第一個電子行動筆記》中介紹如何在數位科技產品上寫電子筆記,那麼一定要使用3C電子產品來寫筆記嗎?當然也可以使用紙筆的手寫方式來做筆記,只是兩者之間的表現目的是有些不同的。本文要針對坐在辦公室內的上班族,或者是知識工作者,介紹一套「聚焦並專注於行動」手寫筆記的方法。

以文字力量具體實踐你的計畫(一):如何寫出第一個行動筆記

人腦並非電腦,不可能完全有條不紊並機械化處理所有的事情,更何況一個人每天所需要決策判斷以及記憶思考的事情千絲萬縷,因此犯錯在所難免。然而這些錯誤除了會讓工作進度延宕而導致績效不佳,另外更嚴重的是會影響個人的情緒,負面情緒容易使我們做出錯誤的決策判斷,甚至是破壞人際關係。坊間有許多歸類在時間管理範疇內的理論,教導各種制定計劃執行與規劃時間的方法,其中寫筆記是最普遍常見的一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