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為什麼我不推薦敏捷開發

當專案成員越多,我越不推薦敏捷開發,原因在於「當連自己要做什麼事、為什麼這樣做、這樣做為了解決什麼問題」都搞不清楚前,就跳下去玩敏捷開發,那和比通靈還慘,通靈起碼還有個目標物在前面,搞不清楚狀況的人只能陪他跳世界迷霧開地圖了。 敏捷開發 - MBA智库百科 最下方有段「對敏捷開發的誤解」。可順便參考 敏捷軟體開發 - 維基百科。 誤解一:敏捷對人的要求很高 說高不高啦,撇開實作技術不談,你覺得要找到清楚專案開發流程、知道每位專案成員的工作內容、職責範圍、產出,並清楚專案目標、需求、使用者需要的開發人員(含設計師)很容易嗎? 如果上述條件無法達成

答客問:「如何建立與Sponsor的信任感?」

上次在一個專案管理的分享課程後,有人舉手說:「感覺你都遇到很好的sponsor,他們都願意聽你的建議,哪像我,每次都遇到不講理的人。」

往烏托邦前進 – 敏捷是理想主義還是保守主義?

敏捷開發到底是理想主義(激進主義)還是保守主義? 在往下看下去之前,先回答以下三個題目看看自己是理想主義(左派)還是保守主義(右派)吧?

拉撒路任務,專案的三重限制

專案管理貴在如期如質完成專案範疇內的任務,但品質的好壞與時間、範疇、資源有極大的關聯,稱之為專案的三重限制。在星際效應電影中,以庫柏為首的太空人與科學家們,在sponsor布蘭德教授的遊說下,穿越蟲洞前往未知的星際去探詢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是十年前拉撒路任務的延續。拉撒路一詞取自聖經,在新約《約翰福音》11章中記載,拉撒路病死後被埋葬在一個洞穴中,四天之後耶穌吩咐他從墳墓中出來,因而奇跡似復活。言下之意,這一趟太空任務猶如尋找奇蹟般的旅程,充滿挑戰。

新產品上市前需認真思考的三大問題

也許大家不知道,微軟發展行動網路都比某些競爭對手早,迄今已推出了好幾代的Windows Phone與手機作業系統等新產品,但最終都以失敗收場,為何微軟始終沒趕上智慧型手機風潮? 試圖用力想想,Windows Phone可以繼續存在的理由?比較好用?比較便宜?比較快?比較簡單操作?比較安全?還是連接性更強?微軟設計出的手機作業系統可能不錯用,也很漂亮直觀,但這是手機用戶需要或想要的嗎?

免費專案管理軟體推薦!困難計畫簡單管理 13 種工具

當你有一個大計畫需要按照進度執行,當你需要統整管理所有工作的任務與資料,或是當你必須掌控或參與一個團隊的合作,這時候,你或是你們團隊就需要一個好用的專案管理工具,那麼這時後又有哪些免費、好用的專案管理軟體值得推薦呢? 這篇文章,想要總結我這幾年來的工作經驗,以及我對各種工具的實際運用體驗,提供大家一份專案管理軟體的參考推薦清單。

《超速變革》閱讀心得

這幾日看完了John P. Kotter的最新作《超速變革》這本書。 我之前讀過他《領導人的變革法則》這本書(很不錯的一本,但可惜已經絕版),對於他針對組織變革的概念非常認同。 尤其他提到領導人在變革前要花時間努力建立危機意識,跟我的經驗完全吻合。 我自己在很多企業協助推動專案制度的變革(這類變革通常都會影響整個公司層面),也發現只要公司高層在前期沒有花足夠時間由上而下的溝通「為何要做這類事」、「為何是現在這時間」、「為何這麼急迫」,結果通常就很難讓人滿意。 要不是會因為大家重視的問題不同而在方向上逐漸失焦,再不然就是中階主管因為工作增加而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