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PM入門

煉成高效率個人工作知識庫的7個 Tips ,不只是整理記錄而已!

一位工作者的效能高低,以及是否可以突破效率瓶頸,「一套個人工作知識系統」可以有決定性的幫助,也往往佔據了樞紐的位置。這篇文章,我想分享自己煉成高效率個人工作知識庫的 7 個訣竅,把這些步驟融合在自己日常的基本工作流程中,讓任務完成時,留下「真實行動」的任務拆解清單、保留「背後經驗」的文件檔案整理。

透過領英(LinkedIn)建立人脈最重要的4件事 ── 我用 LinkedIn 第1,800天,建立22,000個連結的親身經驗分享

我前陣子寫的文章《中年轉職最重要的5件事 》在 LinkedIn 意外地收到很多朋友們的迴響。有人問:「Daniel ,你轉職真的是因為人脈的關係嗎?」「用 LinkedIn 真的有幫助嗎?」既然有很多人問類似的問題,不如我就來寫一篇文章,分享我經營 LinkedIn 1,800天 的親身經驗吧!希望對想要轉職或運用 LinkedIn 擴展人脈的你,能帶來一些啟發!

我如何安排每日行動清單的步驟拆解? 7 個關鍵 Tips

「要用什麼待辦清單工具?」「每日的行動清單該用什麼格式?」這些雖然也是好問題,但其實真正有效的每日行動清單,關鍵不在用什麼工具與格式,而是在我們如何「拆解」出行動清單。

如何提高自己在公司說話的份量?除了更高的位階,還有幾件事值得你努力

最近小林問我:「怎麼樣才能讓自己在公司內說話的份量提高?」我回答他說:「這不是個簡單回答的問題,聽我細細道來。」一般來說要提高說話的份量有幾種方法,而這幾種方法大多跟你的權力有些關係,但這些權力不見得單單指你的位階高低,因為如果說話的份量只能看位階的高低,那今天這篇文章也不用發了,就請大家努力向上就對了。

一定要知道!最易影響專案開發進度的8大障礙

在《開車旅行跟敏捷式專案管理有什麼關係?》一文當中,我們談到了,只要能掌握團隊的產品開發速度,幾乎就等於掌握了整個專案的進展。其實,不論是傳統式還是敏捷式的專案管理,道理都是一樣的。但,到底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團隊的開發速度呢?我們還是先來看看開車旅行的例子。

從《灌籃高手》談專案管理的3大核心

灌籃高手這部漫畫應該是六、七年級生共同的兒時回憶,最近也推出手遊再度攻占大家的眼球。它的故事在敘述原本默默無聞的湘北高中籃球隊,因緣際會加入了櫻木、流川等好手,先是取得縣大賽亞軍,接著又在全國大賽中擊敗常勝霸主山王工業,雖然湘北後來未能如願獲得冠軍,但也打響了名號。現實生活中不一定有如此振奮人心的情節,專案成功也不是一蹴可幾,但湘北籃球隊的故事符合了專案特性 -- 在特定期限內,產生一個獨特的產品或達成特定目標。

接到一個模糊的需求時,該怎麼處理?

今天老闆突然說:Evonne啊!現在CRM顧客關係管理的概念很紅,我們來設計一個手機會員集點的app吧!如果你是PM,你會怎麼設計,怎麼執行這個專案?這是我在線上課程出給學生們的作業,在批改這些作業的時候,我發現很有趣的事--其實從這份作業,可以大概看得出一個PM的等級,跟大家分享我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