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PM入門

其實你每天早上都在做要徑分析:要徑的基本觀念

1958年英國歷史學家帕金森把他對人的觀察寫成了《帕金森定律》這本書。大意是說,同樣一件事情有人10分鐘搞定,有人卻要一個小時,這當中的差別跟當事人「預期自己擁有多少時間」有關。

專案疊代:一個不酷不帥但可能非常實用的做事方法

專案原本就是獨特性,一次性,原創性的產出,一開始就精準掌握全貌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且戰且走、逐步完善才比較合理。不少專案管理的初學者,因為學習到很多厲害的專案規畫知識(排程、資源、成本、要徑),就誤以為專案一開始得訂出一個縝密的計畫,隨後只要照表操課就成了!其實這並不符合真實的狀況。

棒球教我的專案管理:團隊的合作意願,來自堅實的信任

棒球是一個分工細緻的團隊運動,每位選手在場上的位置固定,投手就好比前線作戰人員,是直接與對手鬥智、鬥力的角色,捕手就像幕僚,適時提供引導。除了守備位置不同,每場比賽出場擊球的次數也略有不同,例如前幾個棒次可能獲得多一次打席。這些差異不僅製造了當英雄的機會,同時也代表著需要藉著分工合作才能取得勝利。一個再厲害的投手,即使完投完封,若沒有隊友打下分數,也無法贏球。

不想再被眾多需求滅頂:產品經理要如何定義需求的優先級

曾經有段時間,我常會面臨到一個尷尬的狀況:不缺需求,但是迷失在眾多需求中。覺得這個需求很緊急、那個需求也很重要,想實現的需求很多,但每次迭代的開發資源有限,不可能一次全都做完,所以,這時決定需求的優先級就變得非常關鍵,不然團隊會不知道各項事務的輕重緩急,資源和精力都無法集中在最重要的目標上。那麼該如何定義需求優先級呢?

【給PM】產品,應該要定期砍功能,人生也是

做為一個PM,我們常常在想要「加什麼功能」,但你有沒有固定回過頭檢視,什麼功能已經可以「砍掉」了呢?「什麼?為什麼要砍掉?即使沒人用,放在那邊也不虧呀?」 當然虧,功能一直加上去的結果,產品會變得越來越複雜,其實會造成一些問題...

你的專案裡,卡了許多現金嗎?

我最近隨手拿起書架上一版多年前的商管漫畫看,裡面的主角遇到的問題是,她負責的公司面臨倒閉危機,這間公司一條龍從成衣的設計、製造,到銷售,都一條龍包下來。但是由於銷售狀況不好,現金流不足,快要無法償付銀行的貸款利息。銀行端要求主角在半年內想辦法生出十五億現金還貸款,才不抽銀根,不然公司就要破產了。主角嘗試了很多方法,最後,她在實地探訪工廠時,找到了藏在裡面的「現金」,這個現金就是:半成品庫存。

進階的管理人才,是怎樣解決困境的?

初階的管理人才,會希望一切都準備好了才開始做事。他們會希望流程要建好,系統要弄好,其他部門要好好配合,他和團隊不要有太多雜事干擾,若是平台還缺少了什麼功能、系統有不穩的狀況、其他部門無法配合,他們就變得負面,認為時不我予,公司制度不佳,甚至開始「等待」一切變得完善的一天。追求流程、系統的穩定無可厚非,但是,進階管理者會這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