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PM入門

交通誤點能給PM們的啟發

之前有段時間,因為捷運板南線還沒開通,所以我每天都搭台鐵從板橋搭火車到南港去上班。 雖然現在的狀況我已經有點不太清楚了,不過在那年代火車的準點率是很有提升的空間,每個禮拜總有幾天會碰到電車延遲到站。 隨著搭乘時間久了,慢慢發現台鐵的資訊看板似乎有個小模式。 車子到底會Delay多久的資訊,很少是很早就顯示在班次表上。 通常都是車子該到的前十分鐘內,才會突然顯示這班車會延遲五分鐘。 五分鐘不多嘛,所以看到這訊息時自己都會想「沒關係,才五分鐘,那就等一下吧。」

6分鐘了解新產品開發(NPD)的四大類型

  根據Wheelwright and Clark(1992)的研究指出:企業的新產品開發專案分為以下四種類型:衍生產品(Derivative)、突破性產品(Breakthrough)、平台產品(Platform)、研究發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等四種類型 。運用產品改變的幅度與流程改變的幅度,將新產品開發專案區分為衍生產品、平台產品、以及突破產品等三類,其中衍生產品專案的創新改變幅度較小,突破性產品專案的創新改變幅度最大,平台產品專案則介於二者之間。至於研究發展型專案主要著重在基礎研究與新技術發展,一般都尚未達到商業化創

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職位?

  「產品經理究竟是一個怎樣的職位?在企業組織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課程中總有學員問到類似的問題… 資深產品經理、線上投資管理公司Covestor的首席產品官Martin Eriksson發表了一篇文章《What, exactly, is a Product Manager?》,其中給出了自己對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理解:商業分析、科技趨勢和使用者體驗三者之間的交集。

客戶「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PM該如何面對?

有位PM問我說:老師在課堂上提到專案金三角(範疇、時間、成本、品質)的概念,任何一項都會與其他項目聯動。但我的專案每次發生變動時,我詢問客戶:成本、品質哪個可以犧牲?得到的答案都是:全部都不能犧牲。這根本是不可能的嘛!我該怎麼辦呢? 首先,這是個專案執行上很常見的問題,但我認為問題的解決之道卻不在專案管理,而偏向溝通方法與心理學。

10 個真的可以被具體執行的時間管理技巧

  「時間管理」、「工作效率」是這兩三年來電腦玩物投入許多心力關注的一個議題,尤其在介紹了大量的數位新工具後,到底這些工具只是玩具,還是真的可以回過頭幫助我們改善或大或小的某些問題,也是在電腦玩物這個部落格裡比以前更加關心與在意的重點轉變。 但也因為我之前從介紹解決問題的軟體小工具開始,所以我一直相信「方法」比人的個性與意志更適合依靠,比起鼓勵的話語,在電腦玩物中我更希望傳達的是一些「具體」、「可行」、「只要照著做,而且容易照著做」的步驟,不是要激勵大家透過什麼意志力來改變自己的個性,而只是在實際的作法上微調,就能改善工作效

菜鳥PM懶人包

很多即將出社會就職的朋友寫信來問我們,該怎麼踏入PM這條路?今天就趁此機會來集結一下我和Joe過往在部落格中寫過的相關文章,談談成為PM前,你應該具備的基本概念。

對於專案變更你所該知道的基本知識

達爾文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It is not the strongest of the species that survives, or the most intelligent, but the one most responsive to change.」 翻譯成中文意思是說:「能長期存活的生物它們未必最強壯、它們也未必最聰明,但它們肯定最有能力面對變動。」 在專案的世界中也是如此。 企劃能力最佳、技術力最強、資金最雄厚的團隊都可能失敗。 因為專案成功的要素不在「個別能力」的強弱,而在於團隊有沒有辦法透過管理機制「整合」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