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PM入門

如何舉辦一場產品回顧 / 檢討會 (retrospective)?

如果是有在跑 scrum 的團隊,應該對於 retro 這個詞並不陌生。在 scrum 這套方法中,每一個 sprint 結束後,團隊都會開一個回顧會議(也就是 retro,全名是 retrospective),讓大家一起討論有哪些做得好或不好的地方。此外,網路上也已經有很多 retro 相關資訊,甚至包含 retro 需要用的的模版都有了,可參考下面 2 篇文章:

如何在繁忙中打造高執行力、長持久性的個人知識管理系統?

在上「防彈筆記法」課程時,常常接收到類似問題:「Esor 你是不是每天要花很多時間寫筆記?或者晚上要空出時間整理筆記?」、「透過筆記建立工作系統看起來效果美好。但工作已非常忙碌,還有時間做這麼完整的筆記規劃嗎?」、「雖然建構出第二大腦能提升效率,但會不會在建立過程就花掉許多時間?」在繁忙工作生活中,我們還有力氣和時間去建構第二大腦嗎?雖然系統和工具起來都很好,但真正的問題可能在於我們沒有強大的執行力去完成。

《成長勢能》讀後心得:個體崛起時代的必殺技

《成長勢能》的作者是中國人力資源領域的暢銷作家兼講師任康磊。他認為未來是一個「個體崛起」的時代,長期來看,一個人在職場的發展有其上限,但是副業、自由業和自行創業則沒有上限。透過這本書,他要告訴我們如何打造個體獨一無二的商業價值。作者主要想解答這幾個問題:個體該如何崛起?如何讓自己更有價值?如何透過副業賺錢?如何一個人就能做到一個團隊能做的事?對於這類想法感興趣的讀者,這本書提供具體且紮實的建議。

用戶故事時間老是估不準? 3 大技巧助你敏捷團隊一臂之力!

「老師,我們公司有在使用敏捷方法做專案,可是團隊在估算用戶故事(User Story)時間的時候,老是估不準,有的時候會多留很多 buffer,有時候又少估很多時間,導致衝刺的工作做不完,這該怎麼辦才好?」 我在《Scrum 敏捷方法裡,渾然天成的九大風險管理把關設計》一文中談過,敏捷方法的框架其實隱含了不少巧妙的風險管控設計,其中當然包含了管控「因時間錯估而延誤」的風險。

別再用「今日事今日畢」來逼迫自己了!這 6 個「工作排序」的原則,為你兼顧高效率與好心情

最近有個夥伴問了我一個問題:「Bryan,你都是怎麼做工作排序的?」我認為這確實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畢竟我們雖然從小被耳提面命要「今日事,今日畢」,但這在學生時代就非常難了,出了社會更好比不可能的任務。每天時間就這麼多,我們必須建立一套「排序原則」,才不至於每天東忙西忙,卻也沒忙出個所以然。但該怎麼做呢?以下,我想和你分享我自己這麼多年來累積的六個原則!

被生活瑣事壓垮了嗎?學會 3 步驟整理法,簡單重新掌控一切!

瑣事,零碎但也不能忘記,沒那麼重要但也確實要做,不是很大但反而更難處理。瑣事一多,我們可能沒有那麼多精力去管理,然而一旦不管理,開始漏東漏西,變得茫無頭緒,只能隨波逐流,結果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瑣事卻往往最後佔據了我們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成了我們效率的障礙,變成讓人感到窒息的壓力。

調整時間動機理論的「拖延變數」,設計時間感知,讓目標開始推進

最近讀到一個拖延現象的研究,裡面提到了「時間動機理論」,研究結果認為人類大腦存在著這樣一種思維模式:趨向短期、具體的目標,而忽視遙遠未來、抽象的目標。簡單來說,當「完成的時間長度」愈長,我們的「動機(動力、快樂感等)」會因此降低愈多。當完成目標的時間被拉得很長時,就算目標看起來再有價值,就算可以獲得的獎勵再大,還是會動力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