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問題多又多,範疇過大、規格不清怎麼辦?

專案問題多又多,範疇過大、規格不清怎麼辦?

(Photo by charlesdeluvio ,from Unsplash

隨著 PM 解決的案子越多,交辦到手上的專案也就越來越棘手,因為主管們發現你是專案管理的箇中高手,於是那些陳年無法結束的、犧牲無數同仁的,或者負責人突然消失不見的專案,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找你來處理。

在我的經驗中,多數延宕多年的專案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範疇過大或難以界定,造成後續經常性變更、專案成員缺乏共識等衍生問題,當問題一個接一個串起來的時候,想要找出根因對症下藥就變得更加困難,因為每一個環節每一項任務看起來都像是壞掉的零件一樣,卡住整個專案的運作。

範疇邊界/Roadmap

面對範疇交代不清楚的情況,越需要花更多時間去釐清關聯及劃定邊界。哪些是現階段該做的事?哪些必須與外單位協作? 有了明確的定義之後,接著展開的任務才能與目標對焦。當然,界定範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常必須從「需求」開始著手,需求的來源可能是產品使用者,也可能是公司內部的期望(例如建立阻擋追隨者的技術門檻 )。

某些較具規模的企業有設立使用者研究等相關單位或部門,可以透過質化或量化的方式來分析用戶需求,面向較廣,但所需的時間相對較長。若沒有足夠的時間與資源,至少可以藉由需求訪談、走廊測試(註1)來收集相關資訊。

確認需求後,還需要經過妥善分析,畢竟要滿足使用者所有需求並非容易的事,過度在意某些難解的議題反而會成為專案的絆腳石,PM 應帶領團隊辨識需求的急迫性與必要性,並依據資源、成本等面向評估最適當的短、中、長期目標。越是歷經失敗的團隊越需要重新擬定 Roadmap ,讓團隊回到相同的軌道上。有了一致的 Roadmap 方向後,便可針對各階段範疇進行細部的定義,包含資料流、協作單位、利害關係人等,並確認哪些是模糊的邊界,哪些是可能的關鍵因素或人物。

所謂模糊邊界是指某些較難以定義的範疇,雖然知道這項任務存在,但所知的資訊還不足以展開更細的子任務,可能是尚未釐清權責單位的工作,也可能是還沒經過分析的新需求。這些通常就是專案潛藏的不安定因子,務必列入風險管理計畫當中,密切監控。

里程碑

前述已為範疇過大的專案進行需求分析以及 Roadmap 定義,此時我們應該對專案的「逐步完善」有了基本的理解,既然需求無法一次滿足,專案也無法一步登天,因此更需要有循序漸進的計畫作為輔助,並且為專案目標訂下分段達成的里程碑。

想像執行大型專案就像行駛在一條超長的公路上,里程碑猶如道路旁的數字指標,是一種不耗用專案時間的檢查標記  (我們並不會為了查看里程數字而刻意停下車),告訴我們現在位於公路的哪一個位置上,這樣我們才知道何時該休息補充體力,何時該加速衝刺。專案里程碑通常是某項活動或某幾個連貫性任務的完成時間,那些任務通常具有代表性,例如前述模糊邊界的釐清、關鍵要素取得等等。

時間內無法達到預期的里程時,我們通常會提升速度  (加班趕工)、變換路徑  (調整執行工法),如果是因為燃料沒了  (缺乏資源),就盡快尋找加油站補足,也就是說,當專案里程碑落後時,不需急著尋找戰犯、進行懲處,而是透過里程碑的檢核來幫助我們了解專案執行的成效,並適時修正做法,將專案拉回正軌。

完工區間/信心程度

範疇越大,越難以估算完工的時間,即便已經將大型任務切分成數個小任務或專案,但是在前期工作尚未完成之前,要估算後期的時間確實有點強人所難,這時候我們可以用「相對機率」的概念來替代。

所謂「相對機率」是估計專案可能的完成區間,例如圖中曲線內的範圍都是被認可的交付日期,它並不是個單一的時間點,而是幾周、幾月,甚至幾季的時間,依據專案的規模還有時間遠近而有差異,但我們可以推估信心度較高的時間點大約落在何處。隨著時間推進,未知的範疇與事件逐一被釐清之後,完成區間的範圍就會隨之縮減,直到可以取得一個明確的時限為止。

總結來說,專案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初期範疇過大、定義不清的情況是十分常見的,PM 最需要做的並不是馬上立下完工承諾,而是在眾人都感到疑惑的當下,提出完整的管理計畫,讓團隊和主管們相信專案會走向正確的道路。

 

註1:走廊測試,是一種簡易的可用性測試,目的是藉由部分用戶的使用情況來評估產品是否滿足需求。「走廊」的含義係指受訪的用戶可以是辦公室走廊上經過的隨機人員,或街道上隨機選取的對象,相較於正式的可用性測試容易執行。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
歡迎「讚」一下我們的粉絲專頁,接收最新文章!
VictorHsu

曾經主修科學,也當過工程師寫過程式,其實最大的興趣卻是是寫文章說故事,目前在網際網路產業擔任PM工作。 自認只是職場上的小人物,但深知專案管理的知識應用廣泛,2011年取得PMP證照後,開啟對專案管理的學習之路,於是結合自身的經驗,以及大眾最熟悉的電影劇情,讓生活、理論與虛構的情節在專案管理的世界裡產生交集,期許能引領更多同好認識專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