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

專案問題多又多 - 預估從來都不準,到底要估什麼

過去在學習專案管理相關課程時,曾聽過一個統計數字 :「專案的失敗率高達百分之八十」,而我自己的工作經驗讓我更篤定的事實是:「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專案的時程估算是準確的」。既然事前的估算如此不準確,專案的失敗率如此高,為何我們還需要學習專案管理?還需要大費周章預估成本、預估資源、預估時間?

讓老闆很期待,員工卻怕受傷害的一張表單:工時單

工時單是個不錯的構想,對公司與員工都有好處:公司可以掌握真實的人力成本,對提案報價有好處;員工也不會過勞,因為主管能從工時單看到真正的工時分布,進而合理地分配工作。然而這都是理想狀況,所謂理想很性感,現實卻很骨感,在多年的顧問生涯中,我也目睹了不少怪現象

該怎樣估價自己的專案價值?我想用商業思維來談

在手上這麼多的專案裡,我如何決定專案執行的輕重緩急?衡量其價值?以及如何有效的切分階段?其實,這幾個疑問其實都指向同一個規則:你沒有一套專案價值估算方法。如果你能估算一個專案價值,那你應該也能估算專案中一個工作包,或一個user story的價值,若一個專案若包含10個工作包,你也能排出這10個工作包的順序。問題是,該怎樣建立自己的專案價值估算法呢?

專案預估無法精確時,你還是能從排程中找出價值

「Joe,我參與的專案因為過去從沒做過,所以很多工作的預估沒辦法精準。這樣排程不就沒意義了嗎?有什麼方法能提高工期的預估程度嗎?」大家對於工期預估這檔事,常過度把重點放在「提升預估準確度」這部分了!但準確度其實沒有大家想像的這麼重要。有人看到這邊可能就會問:「如果預估就只是猜,那排程不就一定不準?我要一個不準的排程做甚麼呢?」這倒是整個概念裏頭大家最該扭轉的地方:做時程預估的主要目的,是讓我們在專案面臨變動時,對於怎麼調整有一個比對的基礎。能精確當然很好,但不精確不表示就不能用。但不精準是要怎麼用?

《灰犀牛》閱讀心得

灰犀牛這本書在最前頭談到大事在發生前通常有徵兆,這其實與我最近要談的數據分析與預測的觀念是一樣的,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人被診斷出有重度脂肪肝,絕對不會是因為前一天吃的太重鹹太油膩,前一天沒運動,前一天睡眠不足所造成的,身體會出現較嚴重的病症,在前面這段時間一定出現很多的徵兆,例如疲勞、肥胖、腸胃問題等,但因為並未痛苦到需要認真面對它,所以問題往往被忽略,被延宕,直到受不了時才知道嚴重性,此時才來面對,運氣好的來的及,運氣不好的,可能就回天乏術了。

五大原因告訴你,為什麼專案延誤時加人反倒更糟!

如果你問我,人生最重要的資源是什麼,我會說:「時間」;如果你問我企業最重要的資源是什麼,我還是會說時間。因為時間是完全不可逆的,多數資源的缺乏我們都可以用金錢來彌補,但對於時間,就算全地球所有的黃金鑽石加起來,也買不回一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