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學管理:分鏡規劃與臨場應變

看電影學管理:分鏡規劃與臨場應變

(Photo by KAL VISUALS,from Unsplash

前幾年有部名為《一屍到底》的日本電影,使用「一鏡到底」及「戲中戲」的拍攝手法,由於成功營造前後劇情的反差效果,加上演出逗趣,因此瞬間爆紅,在全球創下3000萬美元票房佳績,成為小成本電影的成功典範,甚至被譽為「神片」。

最近拜讀該部電影相關的書籍,發現它的成功並非偶然,雖然投入的資源、成本極少,拍攝時間亦不長(僅有八天),但不論事前的企劃準備、臨場應變等,都極需要良好的管理與團隊合作,絕對可以做為專案管理的學習教材。

低成本管理

一部電影的產生,約略可分為前置準備期、拍攝期,以及後製與宣傳期。在剛開始階段,可能僅有導演、製片或編劇參與討論,隨著構想漸漸成形,劇本也要考量拍攝方式、長度等因素加以調整,例如像《一屍到底》這種低成本電影,故事的場景就不能設定太多,因為不論場地、交通都會影響預算。其他節省開銷的方法還包括「以實際的外景點取代大型布幕」、「不照劇本畫面、鏡頭順序拍攝,而以移動時間最少、器材設置最有效率的順序拍攝」等。

實務上多數專案的處境和低成本電影相似,專案資源、經費不斷被降低,要求的產出卻不會減少,此時就必須適度調整做法,在時間、成本和範疇(專案三要素)之間找到平衡點。「以外景取代大型布幕」是最直接壓低成本的方法,但為了符合場景設定,劇本可能也要跟著調整,便與範疇管理有關。「以器材效率決定拍攝順序」可以爭取更多時間,卻也可能因為改變流程而衍生新的風險。由此可見,成本控制並非單純壓低預算就能解決,如果沒有釐清專案任務之間的相依關係,則只會將問題從A任務轉嫁到B任務上而已。

《一屍到底》聰明地選擇劇中劇的敘事方式,使得節省成本的粗劣拍攝手法(例如不使用輔助支架,忠實呈現鏡頭晃動感)反倒有畫龍點睛效果。這便是專案在面對預算問題時所應該努力的方向,除了單方面節省開銷之外,更應該讓已投入的成本發揮最大價值。

分鏡 VS WBS

從劇本完成到正式拍攝之前,通常會將預定拍攝的畫面利用分鏡圖展示,讓當天參與的工作人員比對參考。分鏡圖的完整性依導演習慣或電影規模而定,複雜度高的電影透過分鏡圖可減少認知分歧,但像《一屍到底》這種劇中劇的故事設定,反而允許在某些橋段脫稿演出、臨場應變,使整部電影增添更多趣味。

專案任務分解結構(Work Breakdown Structure,簡稱WBS)就好比分鏡圖的概念,在執行之前先將可能的任務逐一拆解成更小的工作項目,然而WBS畢竟是事前所做的分解,實際開工後勢必得依據當下的狀況進行調整,適度增加、減少,或者調換工作包的順序,就如同再怎麼精細、擬真的分鏡,也會有不足之處,更遑論拍攝過程會受到天氣等外在因素影響。

除了分鏡圖之外,電影劇組為了順利拍攝,事前也會與演員、工作團隊一同排練、模擬拍攝的情況,也算是一種默契培養的過程。對比到專案管理,近年來隨著敏捷管理越趨熱門,專案成員之間的協作也越來越重視討論與溝通,若能透過各種方式整合意見、凝聚共識,對專案工作的推進絕對會有很大的幫助。工作包的拆解與定義,由於加入不同團隊成員的視角,也會更加完整且接近真實。

WBS或者套上時程之後的任務時序圖,最忌諱的就是規劃完成後就再也不更新,但是太頻繁、大量的變更也會失去管理的意義,因此哪些屬於正常的調整,哪些必須申請專案變更,必須有明確的定義和規範。試想,電影拍攝過程中,演員過度入戲而增加台詞並無傷大雅,但若因此與故事主軸背離,影響劇本設定的連貫性,就應該被重視討論,確認走向。

臨場拍攝調度 VS 風險應變

在《一屍到底》電影裡,前半段一鏡到底的橋段看似胡鬧,不過為了符合劇情設定,以及凸顯單機拍攝的自然感,攝影師在事前做了不少功課,包括室內與室外移動時的明暗度設定、三十分鐘跑不停的鏡頭要使用哪種攝影機等,因此當拍攝過程真的發生狀況時,攝影團隊總能夠快速反應、見招拆招。這些充足的準備和專案風險管理與應變的精神一致,風險掌握度越高,專案時間、成本偏離的機率就越低。

風險管理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或規避執行過程「發生在規劃之外的潛在問題」,因此條列風險清單時必須具體、有建設性,例如「開發進度延遲」應該深入描述延遲的可能原因有哪些,是開發所需的設備沒到位? 還是關鍵技術尚未純熟? 這樣才能對症下藥,事先草擬對策。

如果是預期團隊成員投入的時間不足,就該釐清資源衝突的根因,是否未來某個時間點與其他專案有共用資源? 假設擔心的風險沒有任何徵兆可言,就如同電影拍攝擔心隔天山洪暴發一樣,變得杞人憂天,完全失去了風險管理的意義。

另一種常見錯誤是將「已知或已發生的問題」納入清單,像是「缺乏經費」、「老闆指定完工日」這些明知沒有解決方案的項目,何來「管理」的需求? 比較聰明的做法是思考這些問題可能對專案造成什麼影響?  例如「買不到關鍵商品」、「驗收時間不足」等,讓團隊聚焦在自己可解決的事情上。

後製剪輯 VS 品質管理

電影在拍攝告一段落後,還需經過後製剪輯階段,除了加上視覺效果之外,也同時檢視拍攝結果與事前設定是否一致,決定該修補、裁剪,甚至補拍。實務專案中則有品質管理的流程可以確保專案產出符合需求。

想像專案是一部低成本電影,無法在後期加入大量特效來彌補畫面上的缺失,因此檢視的過程最好安排在每一段落拍攝完成之後,確保劇組還在同一個場地(減少交通成本)時進行補拍。

總結來說,小型專案、低成本電影雖然看似擁有較高的自由度,但為了滿足限制條件,勢必要有針對性地做好精確的規劃和事前準備,在執行階段才能保有充分的應變彈性。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
歡迎「讚」一下我們的粉絲專頁,接收最新文章!
VictorHsu

曾經主修科學,也當過工程師寫過程式,其實最大的興趣卻是是寫文章說故事,目前在網際網路產業擔任PM工作。 自認只是職場上的小人物,但深知專案管理的知識應用廣泛,2011年取得PMP證照後,開啟對專案管理的學習之路,於是結合自身的經驗,以及大眾最熟悉的電影劇情,讓生活、理論與虛構的情節在專案管理的世界裡產生交集,期許能引領更多同好認識專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