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專案治理

流程系列三之 SOP 流程圖製作原則

前兩周提到,我們談到流程規劃時可以大略的分成「一般性的產業」,或是「專案導向的產業」來做思考。 因為在面對這兩類產業中,我們對於流程的定義很可能會有些不同。 在前者,我們應定義「產品導向的流程」(怎麼做)以及「管理支援流程」(碰到特殊事件該怎麼辦);而對於後者,我們則增加了「專案管理的流程」(專案進行中我們怎麼管,以及可能會動用到哪些流程)。 那在接下來的兩周,我們或許先來談談一般性流程的製作原則;這議題談完後,則再來談談專案性質產業流程的製作與管理。 一般性的商業活動,大多重複性高。 也因為重複性高,才有制定成標準作業程序(SOP, sta

你在找聖杯嗎?

隨著組織的擴張,通常組織中既有專案會加速增加其複雜度。 不單同時執行的案件增多、每一案件的範疇可能增加、客戶在技術或品質的要求會越來越嚴苛,但很遺憾的是案子執行的時間與成本卻未必會對應上升。 而有趣的事情是,組織對於專案管理上的成熟度,幾乎都不會跟隨著複雜度的增加而自動同步提升。 甚至很多時候,組織會被複雜專案牽扯而變得越來越混亂。 這是因為大部分的組織,當面對複雜的專案環境時,並沒有從基礎來檢視如何改進專案的做法,多是以疊床架屋(如,當狀況複雜時,就多加個一兩個職位,或特別成立一個部門或小組;但這些職位與小組常沒有從全面來做思考,它們跟原本的架構

我的美國之旅 - 紐約市環保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類似的感覺,越是靠近自己的事務,因為身在其中,反而很難跟旁人說個明白。記得去看變形金剛第一集,我坐第二排,從頭到尾人影晃動,不知誰打誰,只記得Megan Fox修車那段(所以第二集又去看了)。自從06年加入紐約市環保署(NYCDEP,簡稱DEP)這個案子,就覺得這是個難得的經驗,一定要留下紀錄。但轉眼快三年,一直沒有靜下來寫篇文章。實在是因為有種不知從何說起的感覺。 既然這樣,還是先看看統計資料,有個大概的輪廓:  

共同經驗讓團隊UP! UP!

前幾天在家看天外奇蹟(UP)的DVD,就無聊點了幕後花絮看看。其中有段是講皮克斯的動畫小組一起到南美洲勘查場景的經歷,覺得還挺有意思的,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流程系列二之 讓團隊自由的基礎

兩周前,我們談到了流程的標準化對於商業行為的長期運作的重要性。 甚至只是間小吃店也是一樣,因為若缺乏這東西的話,混亂、錯誤、衝突、與失敗就很可能出現在日常工作中。 但若回到以專案為主體的工作環境,相同的概念卻好像並不那麼容易可以帶入?  

流程系列一之 只是好吃還不夠

之前我上班的附近有間小吃店,店裡賣的是魯肉飯、炒麵、炒飯、豬肝湯那類菜色。 說起來其實並不多特別,但是因為那附近很少小吃店,他的一盤炒飯又大約僅是60元上下的價位,加上份量適中口味又還不差,也因此與當時的同事中午常去那邊吃。 那家店東西雖然不錯,我們也從來沒吃到不新鮮的餐點或異物,但這店卻有個問題。 因為中午生意很好客人非常多,幾乎每五次有兩次會有誰點的東西漏掉沒做、不然就是看著送菜的小姐一桌一桌問著:「鳳梨炒飯是你們點的嗎?」、再不然就是明明鳳梨炒飯吃完了,不知道為何卻又做了一份送來。 幾次下來我就好奇,到底這家店發生了甚麼事? 人多雖然是助長混亂的

公有地的悲劇

據說在某個高原上有一個小部落。 高原上雖然有著大片的草地,但因為土地很貧脊,每年雨量不充足,所以幾乎種不活甚麼農作物來。 數百年來,居民大都是過著狩獵與採集的生活,這也造成幾乎每一個人家都過得很清苦。 其中有一家人,我們就叫緒厲兀家族吧。 緒厲兀家的老爸,有一天去了城裡一趟。 他發現原來城裡的人生活都過得很好,有大房子遮風避雨不說,吃的、喝的都比他們部落好上百倍。 這讓他開始思索,有沒有甚麼辦法能夠多賺點錢,改善一下家裡的生活。 他去城裡的百貨公司逛了一圈,發現裡面怎麼甚麼東西都有賣。 只是哩,看來看去好像都沒有甚麼他們能拿來賣的東西。 總不會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