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小故事

習慣回答「沒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

一個人如果總習慣很快的回答「沒問題」,背後代表的意思通常是他惰於思考或拙於開口,而非他理解能力超群,拙於開口的人,我們可以試著引導他提出他的問題,但對惰於思考的人我實在也無力把思考這件事情扛在自己身上,因為這是他人生的功課而非我的,如果他是我的member,那我會花時間訓練他,但如果只是工作上的同事,我一來沒立場,二來沒義務去指導他這些事。但我心裡必須清楚這個人的特性,在工作安排與合作上就要多留心。

【專案管理書摘】聚焦重要任務並掌握每天2.5小時的「效率高峰期」,拉開與其他人的差距

很多人每天開啟做事模式的第一個舉動,就是拿出筆記本,列出自己的「今日待辦」,密密麻麻寫了很多事,看起來頗有成就感。但到了晚上卻睡不著了,因為事情沒做完。這是不是很多人一天的寫照呢?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原因是「今日待辦」是一個謊言。

員工不要看!主管的兩難:到底該給員工明確的指令,還是自由的空間?

今天又一個「計程車上的啟發」,如果你有過帶人的經驗,一定特別有感: 身為主管,我們到底該給員工明確的方向,讓他們照表操課?還是該給他們足夠的自由,讓他們自己探索工作的方法?從我第一天當主管起,這題就困擾著我。終於有天,因為跟小黃司機發生了小衝突,讓我恍然大悟!

如何避免手機一滑就半天過去?資訊爆炸時代的時間管理,請練習為自己「設定邊界」

最近讀到一個概念:「無邊際」,覺得很有警世意味。什麼是無邊際呢?像是好像永遠有讀不完訊息的Facebook、永遠有看不完影片的各式各樣影音工具等。或者說,整個世界本身(不只是網路,真實世界也是如此),我們要研究的任何主題都有無邊際的資訊量可以查看。

【新手主管成長日記】向上管理≠拍馬屁!想讓團隊得到更多資源,可善用3個做法來實現

做為一個新手主管,你認為向下管理和向上管理,哪一個比較重要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來說一個朋友分享的故事。

優秀管理者都有個共通點!從老闆與人的三句對話間,我看見領導團隊的成功關鍵

「今天先這樣,我要開會了。」早上9:57,老闆正要掛下合作案的討論電話,趕往會議室,準時赴10:00的主管會議。在電話的另一頭,合作夥伴忍不住對他murmur:「你是老闆,讓大家等一下有什麼關係?況且這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重大會議,只不過是個例行的工作彙報會議。」但他卻淡淡地說:「我們下午再繼續吧!我得以身作則。」

談待辦清單的正確用法:光條列要做的事,其實是不夠的!

我自己最早最早使用的待辦清單軟體,是「Remember the milk」,在電腦玩物上,我也有一段時間做過許多介紹。「記得買牛奶」這個概念,成為我那段時間以為的待辦清單使用方法:「待辦清單,就是把要記住的事情寫上去,提醒自己不會忘記。」後來一段時間,我介紹各種待辦清單軟體,大概也都是在強調怎麼收集怕忘記的事情?怎麼提醒要記住的事情?然後覺得達到「記得買牛奶」的「結果」,待辦清單就功德完滿。但是,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