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追蹤記錄自己習慣中的這 3 個要素,比養成新習慣更重要

「規劃」一個新的習慣、新的目標,通常簡單沒有壓力,只是規劃完成後,真正要執行目標、養成習慣的過程,卻還是遇到許多窒礙難行的困境,結果習慣的養成、新目標的推進,忽然沒有像是規劃時那麼簡單了,甚至因為遲遲無法前進而開始變成新的壓力。

產品大改版血淚史:為什麼要大改版&相關準備

我在每間公司聽到大家對於「產品大改版」的稱呼都不一樣,雖然 chatgpt 說可以用 “revamp”(或者 ”rebuild”)、雖然現職公司的大家都是用 “revamp” 稱呼大改版,但在網路上沒有查到很多文章會用 “revamp”,所以標題與接下來的內文就先用比較白話的「大改版」來統稱「畫面重新設計+程式碼重構」的大專案。

Google 文件投票方塊 7 種工作應用案例,從贊成反對到簡單審核

當我們想要在團隊中收集大家意見,投票討論決策時,小至訂個便當,大到決定工作方向,可能我們都習慣利用像是「 Google 表單」這樣的工具進行問卷調查。不過,既然 Google 文件本身就可以進行多人協作,有時候我們要討論的內容就在原本的 Google 文件上(例如會議記錄、專案企劃文件),那有沒有更簡單的方式,在我們日常的文件流程中就能完成投票決定?

【專案管理書摘】程天縱的「管理必修課」:企業應該專注,還是發散?

在臉書上看到《電子時報》(DIGITIMES)創辦人黃欽勇先生的貼文〈這場仗,容易嗎?〉,他在文中提到:「由衷地承認這個世界有太多人比你聰明,生存的方式就是尊敬你的對手,我自嘆不如(對手)。既然知道自己不足,只有一個辦法試著活下來。那就是『專注』。」所謂「知易行難」,大家都知道做事要專注、學習要專注,但往往就是做不到。退休後的這些年,我義務輔導了數百家新創公司,發現創業者都有個共同點......

新任主管總不停開會刷存在感,其實更有用的做法是…

對於一個新主管,要接手一個原本已經運作很成熟的團隊,自己要如何快速掌握部門相關的資訊?其實方法很多,但我最不贊成的就是「提升會議的頻率,增加更多的會議」。

專案團隊加班的藝術

有同學問我:「老師,用敏捷方法做專案,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再加班了呢?」參與過「專案」工作的人,對「加班」這件事肯定都不陌生,而且老實說,真的遇到狀況,應該也很難可以躲得掉,不管你是用傳統式的還是用敏捷式的專案管理方法都一樣。

【專案管理書摘】給主管的實用建議:替團隊設定工作目標的 5 個關鍵字

領導者的一大工作,就是指出「目的」和「目標」。「目的」與「目標」聽起來很像,其實不一樣。那麼,這兩個詞彙是如何不一樣呢?工作的「目的」,指的是「『為了什麼』而工作?」也就是工作追求的最終「標的」。工作的「目標」,指的則是「『朝哪個方向』工作?」也就是指引工作方向的「標示」。